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上蔡县 小王营村:欢乐迎新春共圆小康梦

小王营村:欢乐迎新春共圆小康梦

记者陈司 通讯员 白贺阳

外出的村民陆续返乡,村中停放的小轿车也越来越多。排练节目的成年人和嬉闹的孩童,打破了村文化广场的宁静,春节将至,上蔡县黄埠镇小王营村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干干净净迎新年

新春到来之际,笔者走进小王营村,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净”字。在路上,不时看到身穿环卫服的村民在打扫卫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不会相信,全村路面上几乎见不到一片落叶、废纸、碎屑。

该村除了村中主干道每隔一段距离摆放一个大的绿色塑料垃圾桶之外,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着一个小的塑料垃圾桶。全村的每个自然村都设有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点。

“过去村里垃圾随处堆、漫天飞,自从村里购置了垃圾箱、垃圾桶、垃圾车等环保设备,设置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点以后,村民不仅不随地扔垃圾了,还把纸箱、塑料、玻璃、废铜烂铁等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当成了宝贝。”村党支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小王营村是全省第一个垃圾分类投放村,村民按要求投放垃圾,经过电子称重后,还能根据积分的多少换取香皂、牙膏、洗衣粉、食品袋等生活用品。村里与康盈公司合作,建成了垃圾处理站,菜叶、鸡蛋壳等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变成了有机肥,其他不能回收利用的砖头、石块、建筑废弃物,每天都有专人清扫、专人开车送到县城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幸福苑里幸福多

小王营村集中保障房居住区幸福苑里,68岁的吕天理和65岁的吕留妮正在忙着悬挂红灯笼。吕天理和吕留妮过去都在吕张庄居住,无儿无女的他们于2018年重阳节一同搬进了政府统建的幸福苑小区,成了新邻居。

“米、面、油、鸡蛋、鱼和羊肉都备齐了,啥也不缺,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我准备自己剁羊肉大葱馅,包饺子吃。”不苟言笑的吕天理露出难得的笑容。

“一个人过年才难受里,心里面不是个味儿,谁不想有个家,春节期间,我们都约好了,谁的厨艺好就把自己最拿手的菜贡献出来,大家一起品尝,喝点酒、聊聊天、下下棋,反正就图个开心快乐。”喜好读书看报的吕留妮深有感触地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哪个朝代的发明创造能上天入地、哪个朝代能消除贫困、哪个朝代能让农村变得像花园?没有,只有跟着共产党,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据了解,幸福苑小区共建住房15套,至目前,已入住老人13户14人,其中12户孤寡老人,一户双女户。为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已组织腰鼓队、锣鼓队、舞蹈队和戏曲队,大年初一在幸福苑小区办专场演出,为老人们送欢乐、送祝福。

重残家庭获新生

小王营村南周庄村民刘趁心开着垃圾运输车从县城返回家中,对待自己这一份工作,他每天做得认真、细致。

说起刘趁心家,祸不单行。2006年,父亲偏瘫去世后留下一大笔债,2013年,年仅5岁的儿子毛毛(化名)又查出患上重症肌无力。为了给儿子治病,一家人节衣缩食,举债度日。当时正在读初中的女儿,一个星期花费不超过10元钱,而且别人扔掉的矿泉水瓶,她都捡起来积攒一起卖。

“那时日子过得真是暗无天日。”说起过往,刘趁心一脸沮丧。正当走投无路时,上蔡县探索建立的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帮助这个家庭逐渐走出困境。2017年,小毛毛被送进了镇里的托养中心,与他一同来的还有在这里担任护工的奶奶和妈妈。

如今,女儿刘雨娜考上了大学,上学国家有补助,儿子在托养中心吃、住、医疗都有保障,作为户主的刘趁心既是村里的保洁员,还兼任康盈公司的垃圾清运司机。现在一家5口人,3人都拿工资,每年还能获得各种政策性补助和集体经济分红。

“最难过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是党的精准扶贫惠民好政策救了俺全家。”刘趁心眼里噙着泪花激动地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124/5660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