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 >三农资讯 > 大麦的春季田间管理
大麦的春季田间管理
王树杰
春分已过,气温开始回暖,大麦生育进程将进入返青拔节期,这一时期是决定亩成穗数关键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田间管理要因地、因苗制宜,早抓、早管,为夺取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管理目标
因苗制宜,合理促控,协调产量结构,构建高质量群体;促弱转壮,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控旺防倒,稳定穗数,增加粒数;防治病虫害,促进大麦正常生长发育。
二、管理措施1.化学除草
年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或防治效果差的大麦田块,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麦田阔叶类杂草如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野油菜危害较重的田块,可用除草剂使它隆、苯磺隆(又名巨星、阔叶净)、2甲4氯等。可供选择的药剂配方有:用20%的使它隆乳油40mL加18%的2甲4氯150mL,兑水30kg~40kg在杂草基本出齐后茎叶喷施,对猪殃殃有特效。
禾本科燕麦的防治返青拔节前,每亩用40%的爱秀80ml或大骠马60ml加水30kg喷雾一遍化学防除,大麦田严禁使用含精恶唑禾草灵的除草剂。防治早熟禾可以用异丙隆防治,最佳施药期为冬前杂草出苗高峰期,春季用药时杂草草龄偏大,仅作为补救措施,一般冬前每亩用纯药60g~100g就能取得较高防效,每亩用水量保证在30kg以上。
化学除草的时间,要选择日平均温度超过6℃、天气晴好、上午10时以后下午4时以前进行施药。
2.合理追施返青、拔节肥
追肥根据苗情施用,凡麦苗叶色嫩绿、叶片披垂、无脱肥现象、群体较大的麦田,一般不施氮肥或少施氮肥;苗相长势较差,单株分蘖少,群体数量不足,长势不匀的田块,每亩追施尿素3kg~5kg作平衡肥;对于土质差、基肥少、墒情不好、麦苗长势弱的田块,要结合浇灌返青拔节水,每亩施用尿素5kg~10kg,酌情追施孕穗起身肥,促进幼穗发育,减少无效分蘖,保证穗数和增加粒数,达到高产稳产。
3.预防倒伏和霜冻
对于旺长的麦苗,在拔节前每亩使用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g~50g加水30kg均匀喷雾,或深锄7cm~10cm断根控长,也可在破口至扬花期每亩使用劲丰80ml~100ml加水30kg均匀喷雾,降低穗颈节间长度,促使茎秆粗壮,提高抗倒能力。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于寒流来临之前采取浇水、烟熏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对遭受冻害的麦田,要立即追施速效氮磷化肥、喷施叶面肥,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4.病虫害防治
对于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5%的麦田,每亩用12.5%的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或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30kg喷雾,隔7天~10天喷一次药,连续喷施2次~3次,注意将药液喷在植株基部。对于白粉病和叶锈、条锈病发病田块,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ml或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50g~60g加水30kg~40kg。根据发病早晚和流行快慢,可连续喷药1次~3次,间隔7天~15天。苗期蚜虫百株蚜量达到200头时,每亩用5%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g~15g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兑水40kg喷雾防治。
(作者单位: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粮作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213/5718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