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社会 党旗在高庄村飘扬

党旗在高庄村飘扬

记者 侯伟峰 通讯员 李新 邓敏

“我无法用言语形容他们每个人究竟顶住了多少压力,但我知道高庄村党员和群众为疫情防控付出了多少努力。”在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后,泌阳县郭集镇党委书记程杰认为,任何语言来形容疫情防控工作都是苍白的。

2月3日,该县郭集镇高庄村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被确诊。排查是否到位?怎样有效隔离?能不能保障好村民的生命安全?突发的疫情对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无疑是一次考验。

通过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在严峻的疫情面前,高庄村党员冲在前、群众一条心,通过有效的防控,全村没有再出现感染情况。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村干部龚威立、郭庆山、王贵省在疫情中逆行,他们都是高庄村最可爱的人。因为有了他们,高庄村里党旗飘扬。

“拼命三郎”龚威立

1月24日,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龚威立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组织村民组长、网格员、党员摸排武汉返乡人员。通过近30个小时的走访,村里排查出武汉返乡人员38人。已经熬红双眼的龚威立不顾疲惫,对排查出的重点家庭要求一律不能外出,必须在家里自我隔离。

设卡防控、联系在外党员和成功人士向家乡捐赠防疫物资、对全村进行消杀……一切防控工作在村里有序开展。

2月3日,高庄村身患肺癌晚期的老人郭玉才因突发高烧被送往医院治疗,经过检测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

龚威立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询问分析,郭玉才很可能是因为武汉返乡人员李义的一次探视造成的。由于提前叮嘱,李义一家人回村后并未在村里走动。按照要求,李义一家、郭玉才的儿子、老伴儿和女婿一家被集中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最终结果均没有被感染。

经过治疗后,郭玉才经过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尽管新冠肺炎感染治愈了,但癌症最终还是无情地夺走了老人的生命。郭玉才逝世后,为消除大家的疑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龚威立联系了10套防护服发放给前来帮忙的村民,安葬现场,因为防护服紧缺,只有龚威立没有穿防护服。

在此期间,龚威立多次戴着一次性口罩为郭玉才的家人和武汉返乡人员送口罩、消毒水以及生活用品。村民眼里“拼命三郞”龚威立事后对班子成员说:“说不害怕是瞎话,是人都有恐惧心理,但咱是干部,群众需要的时候咱不上,群众还要咱这些干部干啥。”

“黑脸门神”郭庆山

“俺是一名党员,党支部分工让俺坚守卡点,俺就得负起责任,大家在一个村住着,非亲便邻,人讲情面可病毒不讲情面,俺要做的就是没有党支部书记签字的通行证或特殊情况,谁也不能在这个卡点随意进出。”该村干部郭庆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连续十几天的值守,郭庆山眼里布满了血丝,值守期间的两次降雪,加上消毒水的侵蚀,一直在疫情防控一线值守的郭庆山手上多处冻伤,当有人问他:“你管得这么严,就不怕群众骂你吗?”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这个黑脸汉子的心,他说:“俺宁愿挨群众的骂,也不愿意让群众感染新冠肺炎。”

在得知郭玉才确诊后,郭庆山的弟媳马国娟曾滞留在邻村刘庄洼娘家,返回至村口卡点时,郭庆山坚决不让她进村,有家不能回的马国娟看到哥哥一点也不顾及情面,边哭边骂郭庆山是个“黑脸门神”,最终还是返回娘家居住。此后,郭庆山“黑脸门神”的称呼被大家记了下来。

“快递小哥”王贵省

通过村里的微信群,需要啥东西提前报,村干部王贵省到镇里统一采购,逐家派送。对“快递小哥”这个工作,王贵省说:“谁都知道干这活累,可谁叫俺是党员干部。”

虽然设置卡点不能让人随意进出,但群众的生活还得继续。为了解决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用品,减少村民的外出风险,村干部王贵省成为全村群众的采购员。

为了方便群众生活用品运输,王贵省把自己的面包车后座拆了下来,一天到镇上最少要跑两趟。面包车最多一次运送生活用品500多公斤,至目前,他为村民采购运送的生活用品10多吨。

“他既是司机又是搬运工,还是采购员,在微信运动排名上,他天天都是第一名,一天能跑几万步。”该村委会主任曹兴立这样评价王贵省,“看到贵省天天这样跑,我们都说他像城里的‘快递小哥’。”

“流动哨兵”白学

“目前,正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返乡人员自觉在家观察,减少与他人接触,春节期间不外出走亲访友,少聚餐、少聚集……”从2月1日起,党员志愿者白学就将自家的小轿车装上小喇叭,成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车。

今年51岁的白学,每天早上6时出门,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全村,一天要跑上百公里,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白开水,他为全村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作出了贡献。

“用小喇叭宣传就像是个‘流动哨’,不仅接地气,还容易让群众接受,减少大家的恐慌情绪,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特别实用。”谈及自己的做法,白学说,“好听的话我不会说,但我知道一点,关键时候俺得把自己党员身份亮出来。”

在疫情防控战斗中,曹兴立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卡点,对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驻村第一书记杨正权驱车数千里,到广东接回本村在外务工人员聂兴甫捐赠的疫情防控物资;大学生志愿者王林威整天忙着测体温、填登记表;全村家家户户都出人,自发到村口卡点值班……在高庄村,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用实际行动筑牢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302/5770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