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社会 祁博:青春战“疫”逆风成长
祁博:青春战“疫”逆风成长
□全媒体记者邓思婕文/图
祁博
“队友们对我的评价从特别能吃,变成了特别能吃苦,说明我还是有长进的。”3月30日,驰援武汉36天归来,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医师祁博笑着说。
两个月前,90后的祁博很难想象,自己会经历如此“蜕变”。
把自己当镜子 引起患者的共鸣
2月下旬,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得知要组建“心理专队”奔赴武汉,从小就有“超级英雄梦”的祁博一腔热血报了名。“我本身是精神科医生,觉得自己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祁博说,“但是刚去的头一天,我做的一个梦就‘出卖’了自己。”他梦见自己像枪战片里那样,被人四处追击,他从高楼上一跃而下。“后来,这个梦我讲给了我的患者,把自己当镜子,让患者知道面对疫情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从而引起患者的共鸣。”
事不避难,义无反顾。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里,祁博是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的队员。“当时顾不上害怕、担心,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祁博说,他的第一名患者是刚刚确诊的急诊科护士长。这名护士长从疫情之初就没日没夜地奋战,直到确诊前的那一刻,身体疲劳紧张、精神几近崩溃。核酸检测呈阳性的结果出来后她就不吃、不喝、不说、不动。“这是最危险的状态,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她说出自己的感受,倾听、适当干预。”护士长开口倾诉的那一刻,祁博抑制住内心的波澜,因为他知道,这个小小的进步就是开启她今后正常生活的起点。
疫情是魔鬼 唯有拼、拼、拼
当驻马店援鄂工作队一行5人手摇五星红旗从车上下来时,站在中间个子最高的祁博格外引人瞩目。这个阳光高大的男孩在工作中格外细心,队友闵倩对他的评价是“小心谨慎不冒进”,因为他总能体会防护服穿脱的细节,并帮助到队友。祁博还主动承担医疗队的后勤工作和统计上报工作,劳累一天回到宾馆后,分配所有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并统计大家一天的工作量,上报给河南医疗队的联络员。
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看到身边呼吸重症科、感染病科的队友们,硬生生地把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出来,祁博感觉有一丝愧疚,感觉他们在“尖刀班”,而自己属于“步兵团”,于是他更拼命地投入工作。“人可以倒班,精神必须随时‘在线’,总想做得再多一些,再多一些。疫情是魔鬼,唯有拼、拼、拼!”祁博说。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回忆起3月13日,他与同批3个队友宣誓入党的场景,祁博依然心潮澎湃:“火线入党,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正是因为在战疫一线经受了考验,他才深切感受到“党员”二字分量之沉重。“党员就是要能吃苦!能战斗!我也要自豪地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
人与人的距离变远 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驻马店天中广场上,援鄂医疗队队员一下车就被鲜花、掌声、闪光灯和摄像机包围。人群中,祁博一直用眼神捕捉妻子蒋晗的身影。两人刚结婚不满5个月,他在武汉时,最牵挂的人就是同在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的妻子。“疫情期间,我们主要接收有发热症状的精神病人。”蒋晗云淡风轻的一句话背后,同样是一个多月的坚守和付出。
祁博在前线,她也在前线,疫情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心与心的距离却更近了,两人的微信头像分别变成了对方戴着口罩的照片。
“希望同事、朋友们不要给我贴上英雄的标签。”援鄂归来后,面对铺天盖地的赞誉,祁博始终谦虚清醒,经此一“疫”,他变得成熟稳重。
在3月30日祁博归来的日子,武汉地标性商业场所楚河汉街、国际广场等恢复营业,人间烟火气,最能吸引人。“等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带着家人去看看。”祁博说。
责任编辑:闫继华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402/5834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