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疫情期间的自我心理调适

疫情期间的自我心理调适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冲

随着新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发展,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信息传播太快了,任何人拿起手机,都会被信息包围,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于是,我们被拽到情境中,难以抽身。常常会出现睡眠差,没胃口,掉头发,容易生气,总担心自己生病,老觉得自己跟患病症状对应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那么就需要我们关注自己了,因为这些反应会影响到我们的免疫力,会造成真的生病。我们可以试试一些方法,积极应对,减少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 减少信息输入,放下手机,正常作息:坚持科学的观点,掌握适量、权威、科学的信息。少看手机上各种微信群、朋友圈流通的未经证实的谣言、小道消息、负面新闻,避免徒增焦虑。放下手机,多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要看到更大的世界,平凡的日常琐碎也会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照顾好了自己,以后需要时我们才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更多。

2.理性对待困难和问题,减少负面情绪。我们生活中有阳光也会有狂风暴雨,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把这份责任怨天尤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们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选择去一些封闭的房间里哭一哭,还可以和人倾诉,或投入到工作中,都能实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宣泄。谈论也能缓解情绪,并且家人、朋友的鼓励,会让你感到被支持和被理解。甚至,把恐惧写下来或者大声说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3.要保持规律的睡眠状态。一定要睡好觉、吃好饭,在家里适当运动,可以提高人的正面情绪。同时,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也能提高我们的身体抵抗力,让我们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适度的娱乐可以帮助缓解情绪,帮助我们脱离大量的恐慌和焦虑。运动、冥想等活动也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

4.要积极表达鼓励与支持。疫情流行时,人们经常会感到自己孤立无援。需要多与朋友交流,相互鼓励,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要积极地看待生活,鼓励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流。不要试图通过使用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更要注意不要出现发脾气、冲动伤人、自伤自杀等。跟家人、朋友聊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最好是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游,下馆子。畅想未来,描述得仔细一些。通过对喜欢事件的描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会奇迹般的改善。

5. 积极面对疾病,遵医嘱作息。要坚持定时定量服药,遵照医嘱定期检查。如果有病情变化与医生及时联系,可通过线上咨询及处方,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达到康复的目的。回避疾病,不但耽误治疗,也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采取“直面”的应对方式,比如,和家人坦诚地谈论与疾病有关的信息、主动解决生病时遇到的生活问题等等。家人的坦诚能让你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疾病,增加治疗信心。

当然,上述方法只是对一些症状较轻的人群有效,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按照上面的方法自我调节效果不好,就需要及时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430/5883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