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医界快讯 精神科护士如何做好职业防护

精神科护士如何做好职业防护

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 焦茹

精神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除了有与综合医院普通护士相同的职业危险因素如消毒剂伤害、针刺伤和生物因素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威胁外,更为严重的是每天都要面对这些有精神症状的特殊群体,工作风险性大,精神高度紧张,因此加强精神科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尤为重要。

常见的危害因素:

1.意外伤害:由于精神病患者无自知力,缺乏求治欲,拒绝治疗,躁动不安,空针、输液器等锐利器械极易损害患者和护士.且一旦被沾有血液的针头刺伤,极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另外,护士在接触患者时,也易造成患者对护士的人身攻击,致伤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2. 灭菌剂和化学药物的影响:病房内的消毒灭菌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具有挥发性,对眼睛、呼吸道黏膜具有刺激性,长期接触能引起接触部位的慢性炎症。另外精神药物的频繁接触.易造成内分泌改变。

3. 精神紧张身体疲惫,缺乏社会心理支持:由于社会的偏见,精神病人受到歧视,精神科护士的日常护理工作也很少得到社会的认可,使护士心理上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防护措施:

1.对意外伤害的防护:护士为病人做治疗时。应尽量有他人协助,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拒绝治疗的病人,应耐心疏导,勿与其发生正面冲突,避免激惹病人,必要时予保护性约束,尽可能把意外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化学药物及消毒剂的防护:护士在摆药,更换消毒液时,应注意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勿与皮肤直接接触,尤其注意当消毒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化学消毒剂应密闭保存,严防气体挥发。

3.身心疲劳的缓释:工作环境温馨舒适。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学会自我调节。工作时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工作之余完全放松。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提高全民对精神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消除偏见,关爱生命,使精神科医务人员心身愉快,更好地为精神患者服务。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430/5883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