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症状及护理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症状及护理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杨桂芬

大多数抗精神病药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期使用或剂量较大时,更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除了药物因素外,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过敏体质等因素有关。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锥体外系反应;2.体位性低血压;3.皮疹;4.恶性综合征;5.粒细胞缺乏症 。

1. 锥体外系副反应

症状:锥体外系副反应有流涎,震颤,肌张力增高,面具样脸,静坐不能,扭转痉挛,动眼危象,口齿不清,吞咽困难,运动不能等。长期服药者可有迟发运动障碍。

处理:上述锥体外系症状多由药量过快或过大引起,临床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者一旦出现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可按医嘱给抗震颤麻痹药对症处理,安坦2mg或东莨菪碱0.2mg,每日2–4次,必要时减药或停药(青光眼患者禁用安坦)。

2.吞咽困难的护理:

由于药物作用引起咽喉肌肉共济失调,会厌不能关闭,导致吞咽困难,食物如被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即出现噎食。护理中发现出现轻度吞咽困难者,宜给患者进软食,进食进水不要催促患者,以免发生呛咳现象,当吞咽困难明显出现时,应绝对禁止喂饭,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输液来保证入量,以免发生意外。一旦发生噎食,可参照噎食的抢救处理。

3.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虚脱)

症状:多见于治疗初期、改换药物或药量骤增时,长期用药也可以发生,大剂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后及年老体弱者也易发生,大多在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患者突然出现眼前发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直立晕倒以至于外伤,血压下降,可(80 /50mmHg ),甚至测不出,老年人及伴有心血管病者可导致不可逆性低血压,发生猝死

4.直立性虚脱护理:

治疗初期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特别是年老体弱伴有心血管疾病、进食不好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趋势,如头晕、心悸等;注射给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当感到头晕时立即坐下或躺下;一旦发生体位低血压,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或抬高下肢30°,报告医生,给患者测血压,观察生命体征,并准备好急救用品和药物。

5.粒细胞缺乏症

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可高达40%。它与药物剂量无关,为精神药物所致变态反应。起病急骤,多表现为高热、头痛、咽喉痛、倦怠、乏力等,发生上述症状者应提示医生检查血常规,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病情严重者则要严密监测粒细胞及加强基础护理。

通过以上学习,希望能帮助大家识别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证患者安全,提高疗效,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521/5913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