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什么是孤独症

什么是孤独症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张骞楠

又称自闭症1943年Kanner首先描述,又称Kanner综合征 。

1982年陶国泰在我国大陆地区首次报道 :

u 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特征是人际交流障碍、语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方面的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国外男:女为4:1;国内男:女为6-9:1。

u 现在医学认为,孤独症主要是早期发育、遗传、脑部异常等因素。但迄今为止,医学界仍未能从病理上找出形成孤独症的确切原因。这些可能的原因包括:

u 1、早产、孕期出血、血液中毒、病毒感染等

u 2、遗传影响

u 最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其中7、15、16号染色体与孤独症显著相关。

u 3、脑部异常:头围增大,脑体积增大

»    临床心理特征:

1.社会交往障碍 :目光对视短暂或缺乏,“目中无人”,不合群、不会玩合作性游戏,通常不怕陌生人,不喜欢拥抱,无恰当的身体语言,例如食指指物,点头或摇头,极少微笑、不听指挥、对叫名字没反应。

2.语言交流障碍 :不会说话或说话迟(就诊首位原因),模仿性语言(广告、他人说过的话),自言自语,你、我人称代词。

3.重复刻板行为:种类繁多,各个儿童不同时期表现不一,重复动作 (转圈、摇晃、按开关、撕纸),对非生命物件有不寻常兴趣

(圆的或旋转的东西、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新闻联播、纸盒、绳子等爱不释手),坚持一成不变(玩具物品、睡眠、饮食、路线)。

4.智力障碍 :约75%智力落后,约25%智力正常,5%的孤独症在音乐、数字、记忆等方面有特异性表现,被称为高功能自闭症。又称白痴学者,“对数字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但只是机械记忆,很难理解。

5.感觉异常:患儿对听觉、视觉刺激反应迟钝,好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人的讲话也不予理睬;。

6.其他表现:多数儿童多动明显,来回跑动不知疲倦,攻击、自伤、冲动、发脾气等行为多见 ,少数儿童有癫痫。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521/5913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