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失眠,中医外治少不了!

失眠,中医外治少不了!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张骞楠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半夜醒来,再也睡不着;白天犯困,心情烦躁”这些痛苦,相信有过失眠经历的人都感同身受。失眠症,是指一种持续的睡眠质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中医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失眠症,对人们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很多失眠症患者不愿意口服镇静药,除了害怕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更多的是怕戒不掉。因此,为了探寻更有效的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可采用中医四联外治疗法治疗失眠。

1.艾灸

《扁鹊心书》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等范畴, 是脑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的结果, 多由心神不宁、心肾不交或思虑过度, 劳损心脾, 营血亏虚所致。祖国医学认为百会是督脉经穴, 位于巅顶, 督脉“入络于脑”, “脑为元神之府”, 故百会能安神定志、醒脑益智。又督脉“总督诸阳”, 任脉“总任诸阴”, 督任相连, 艾灸百会穴能抑制脑的异常兴奋, 使紊乱的脑功能恢复平衡、协调。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 刺激头部穴位, 除了可以解除脑血管痉挛, 改善局部微循环外, 同时能刺激大脑皮质, 抑制大脑异常放电, 使人体达到真正放松状态而睡眠[2]。涌泉穴, 又名地冲, 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 灸之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有引火归元之妙。上取百会, 下取涌泉,一阳一阴, 以艾温通, 使任督协调、髓生脑健、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中西医结合科制定了以百会和涌泉为主的选穴方案,根据中医四诊,辨证论治患者的症状,施以灸法,效如桴鼓。

2.耳穴压豆

中医认为,耳与脏腑密切相关,在生理功能方面,耳与脏腑息息相关,耳穴压豆,目前中西医结合科主要根据不寐的疾病特征,选择主要穴位,再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表现,选择配穴,在患者交感穴、神门穴、心穴、脑点穴等部位进行王不留行籽按压,这样可对患者穴位进行刺激,并且调节患者植物神经,达到潜阳滋阴效果,进而消除患者植物神经紊乱等情况。此外,患者接受耳穴压豆方式治疗后,能达到安神宁静、益气补气,交通心肾的功效。根据临床观察,患者在接受耳穴压豆方式治疗后,早醒、多梦,或夜间如厕后不易再入睡等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

3.中药熏蒸

熏蒸疗法是有效的外治方法之一, 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熏蒸疗法是通过热、药的协同作用, 可以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加快代谢产物的清除,同时由于热能的作用, 促使皮肤、黏膜充血, 扩张扩张毛孔, 使中药雾化气体中, 药物离子直接作用于全身皮肤, 通过神经体液装置系统而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内分泌及免疫系统, 达到迅速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和免疫功能, 从而改善睡眠。我科根据临床多年经验,选取熟地、山药、茯苓、 丹皮、山酸枣仁、 柏子仁、 当归、 龙齿、朱砂等多种中药材,精心研制而成的补肾宁心汤,经实践表明对于老年人原发性失眠有确切疗效。

4.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又叫足疗, 可促进更多血液朝下肢的末梢血管流动, 减少大脑血流量, 并且还能够抑制大脑皮质层, 促进入眠,而足底反射区的温热还能够调和气血[3]。中西医结合科精心研制六味安神汤,选取首乌藤、远志、合欢皮、盐柏、黄连、肉桂等名贵中药材, 将上述诸味药材先放入冷水中浸泡15-30分钟, 然后水煎去渣并加入3000ml热水,将上述药液倒入套有一次性塑料袋的足浴盆,泡至患者自觉后背发潮或者额头微微出汗即可。方中首乌藤发挥祛风通络, 养血安神的功效。远志发挥安神益智的功效;合欢皮养心安神的功效;盐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肉桂具有治疗肾阳不足的功效, 上述药材合用, 协同发挥安神, 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促进睡眠的功效,疗效显著。

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因此,拥有高质量的睡眠,会极大的提升人生幸福感。如果您不幸得了失眠,又不想吃西药,那就试试纯中医外治吧!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521/591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