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运动是良药——脑卒中健康教育之“合理运动”

运动是良药——脑卒中健康教育之“合理运动”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李震

2016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来自32个国家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全球90.7%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吸烟、酒精摄入、不健康饮食、腹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和心理因素10项可纠正的危险因素相关。其中,脑卒中人群体力活动不足的有28.5%。

脑卒中后人群应该怎么设定运动方案,促进康复、预防复发呢?

一、运动强度的选择

首先,恢复脑卒中发生前的体力活动;

然后,逐渐过渡到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对慢性病的保护作用最高,运动损伤或其它副作用最小),甚至高强度体力活动(对慢性病的保护作用最高,运动损伤或其它副作用几率轻微增加)。

二、运动类型和项目的选择

1.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如中等强度:扫地、打扫院子、拖地板;跑走结合(慢跑成分不超过10分钟);乒乓球、排球、高尔夫球、保龄球等。

2.抗阻运动,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质量。如:哑铃、沙袋、弹力带、健身器械等。

3.柔韧性练习,增加关节活动度,放松肌肉。如:太极、瑜伽、舞蹈等。

三、运动频率的设定

有氧运动:最好每天一次或每周五天,最少隔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视体能增加。

抗阻运动:每周2-3天,每天8-10个动作,每个动作三组,每组重复8-15次。

柔韧性运动:最好是每天进行,尤其是大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前后。

四、运动时机和时间的设定

运动应选择在晚餐后30-60分钟后进行;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应该在45-60分钟之间,少于45分钟,效果减弱,大于60分钟,没有更高收益,而且不少会产生负效应。

五、运动的自我管理

1.运动时的目标心率=(220-年龄-静态心率)*TI%+静态心率;(TI通常为40%-80%)

2.运动时最大心率=220-年龄;

3.运动要尊重主观感觉,一旦出现不适,立刻停止休息;

4.运动时应注意保暖,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六、运动应遵循的原则

1.有规律地持续锻炼;

2.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3.加强自我检测,防止运动过量。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脑卒中后人群更应该积极适量运动,促进脑卒中的康复,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609/5942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