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夏季防中暑,千万别忽视

夏季防中暑,千万别忽视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邓红欣

夏至已过,即将进入盛夏三伏天,遭遇“高温桑拿”天气,进入“烧烤模式”,人们极易发生中暑。如果老年人、儿童、孕妇、一些精神疾患和慢性病患者中暑,他们的死亡率和疾病严重程度更高,所以我们不能小觑。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高温(一般指室温>35℃)环境中或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作、学习、生活,且无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易发生中暑。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时,也可发生中暑。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级。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逗留一定时间后,出现口渴、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

轻症中暑先兆中暑加重,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心率加快、血压偏高、体温轻度升高。

重症中暑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加重,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进入有空调的环境,室温调节在20~24℃),解松或脱去衣服,安静休息,口服淡盐水或含盐的冷饮。体温升高者,可裸体,用冷水喷淋身体或用凉湿毛巾擦拭颈部、腋下、大腿根等大血管部位。症状严重者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防止发生意外。

在湿热难耐的炎炎夏季,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预防中暑呢?

做好外出防护: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10:00~16:00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因为这个时段气温较高,同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较高,易中暑。外出时选择质地轻薄、宽松,棉、麻等透气性较好的浅色衣服,避免大量出汗时不能散热而引起中暑;外出时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以减缓头颈部吸热速度;可以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药物。

科学饮食: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多饮水,不要等到感觉口渴时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可以饮用温开水、加淡盐的温开水、含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绿豆水等。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清凉解暑的水果蔬菜,如番茄、茄子、黄瓜、苦瓜、冬瓜、西瓜等。

保持充足睡眠:中午时间气温较高,尽量避免户外工作可以选择午睡,以便避开高温时段,同时也可补充体力;夏季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消耗较多,人们容易感到疲劳,因此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疾病抵抗力。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中暑可防可控,只要大家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加注意,可以有效避免中暑的发生。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609/5942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