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

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

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

——论“做好‘六稳’ 落实‘六保’ 善作善成 决战决胜”②

本报评论员

大江大河波涛奔涌,冲波逆折处尤显壮丽澎湃。前进征程上,越是困难如山、乱云飞渡,越考验着迎难而上的勇气、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畏险阻的气魄。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中央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提出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六稳”,就业为首;“六保”,首保就业。保就业关键要保企业、保市场主体。企业稳则满盘活。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巨大冲击,融资难、稳岗难、经营难成为摆在中小微企业面前的“三座大山”。越是千头万绪、挑战严峻,我们越要锚定目标任务,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企业发展重点、转型难点、经营痛点、制度堵点,打好政策落实“组合拳”,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稳住经济基本盘,中央和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财政赤字规模较去年增加1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2万亿元,出台30条金融支持政策,减税降费措施不断加码,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春雨”要“精准滴灌”,既不能搞“大水漫灌”,也不能当“过路财神”,每分钱都要花到刀刃上,让“及时雨”真正落地生金,开花结果。机制措施要保障到位,把“保”的政策、“稳”的措施、“惠”的利好传导到企业、落实到基层,切实提升帮扶的质量和效率。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好新业态与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嫁接的“手术刀”,在生产方式、产品、服务的融合中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新基建等领域的项目规划,拓展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应用,加快推进先进制造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激发新消费需求。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眼下,正是打赢经济“保卫战”的关键时刻,对标中央要求,审视我们自身,还存在跟不上、不适应、推不动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存在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好政策不给落实、好项目不给通过、好意见不予采纳,损害了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我们要加强学习研究,增强清醒忧患,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夯实作风保障,增强干的本领、丰富干的办法,更加科学主动地把减、免、缓、返、降、退、帮政策落稳、落准、落实。我们要发扬服务企业“店小二”精神,将服务工作做到企业的心上、矛盾的根上、问题的点上,避免信息传递、手续办理的“时间差”“中梗阻”,确保各项政策落实“不延误、不变形、不走样”。

上下同心者胜,矢志不移者赢。这场大战大考,政府和企业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企业逆风成长,一方面政府要做好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环境营造,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另一方面,企业更要葆有必胜的信心、攻坚的决心,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导向,苦练内功,矢志不移,不断为自身发展注动力、添活力、拓空间。

潮起逐梦海天阔,实干奋起正当时。激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壮志,凝聚“风雨无阻向前进”的磅礴力量,我们定能在狂风骤雨中站稳脚跟、拔节生长。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610/5943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