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综合资讯 黄淮学院一行深入河南棠溪宝剑集团有限公司考察
黄淮学院一行深入河南棠溪宝剑集团有限公司考察
驻马店网讯(记者 于慧丽 通讯员 乔杰)6月15日,驻马店民间文化丛书《冶铁文化》撰稿人、黄淮学院天中历史研究所郭超教授、汤慧玲老师、田萍萍老师一行到河南棠溪宝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铁铸剑文化研究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期间,郭超教授就西平冶铁铸剑文化与高庆民董事长、翟玉堂(棠溪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郭教授提出早期是否生产过青铜剑?是否只有一个冶铁遗址?唐朝年间棠溪宝剑为什么会断层?为什么说龙泉宝剑制作工艺是从西平传过去的?翟玉堂秘书长说:“至目前的考古发现,尚未发现有制作青铜剑的相关记载文献。现在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的冶铁遗址并不是唯一的,在它下面50米的棠溪河内(谭山水库)淹没了多座冶铁遗址。”高庆民董事长说:“唐朝年间由于战乱导致兵工厂被毁,工人被杀,一部分工人在当地流落民间打铁为生,一部分工人迁移至浙江龙泉把宝剑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在车间观看时,郭教授不时赞叹传统的铸剑工艺神奇,并拍照记录。
在棠溪博物馆,当走到国威剑面前时,高庆民董事长讲国威剑造型是盘龙绕柱,棠溪横放,蕴含了三个字“天下平”,也叫“平天下”,祝愿天下和平,繁荣昌盛。郭超教授点头称赞。在古代,西平冶铁技术的发展在古代兵器和铁器的革新中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进而它们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今天棠溪宝剑锻制工艺的恢复和弘扬,使棠溪宝剑成为一张璀璨夺目的文化名片,而今天河南棠溪宝剑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四轮驱动销售共赢平台”项目,将会把冶铁铸剑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魏甜甜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618/5956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