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看电影

看电影

文 /黄秋杰

前些天,看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现代化的豪华电影院,音响画面效果确实震撼人心。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立体效果让你觉得自己跟着电影画面跑。这效果跟以前小时候在农村看的电影天壤之别。电影结束了观众还在坐着,仿佛还沉浸在那悲壮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

回到家,我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小时候看电影的种种情景。那个时候农村没有什么文化节目,赶庙会唱戏,小孩子家看不懂,那是爷奶们光顾的地方。小孩们最喜欢看的还是电影,尤其是战斗片。电影也不经常演,往往几个月在村里演一场,演出前村干部还要拿着话筒讲上半天,一般就是计划生育政策,交公粮,收提留等。我们小孩听不懂讲的啥,就起哄,闹着闹着电影就开始了。

那时候小学四年级就有晚自习课了,为了看电影,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做完作业趁老师不在教室,逃课跑几个村子去看。跟在大人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绊倒了也不觉得疼。有时候去晚了,挤不到前面找不到好位置时,还会爬到树上或墙头上去看,然后会在大人的呵斥声中一哄而散。有时赶上冬天演电影,夜里温度零下七八度,脚冻得生疼也要坚持看完。

电影如果在自己村里演,提前搬几个凳子椅子占位,好在家长面前表现表现,电影往往先放戏曲片,最后放战斗片,那时候放的戏片有《天仙配》《大祭桩》《风雪配》《卷席筒》等。看这些戏时,中间都会打瞌睡,等战斗片开始了,马上就抖起精神,一眼不眨地看。

记忆最深的电影有《地道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解放石家庄》《平原游击队》《黑三角》《戴手铐的旅客》等,电影里人物的好坏,我们虽然年龄小,还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特务、叛徒、日本鬼子、国民党军官一般都是嘴歪眼斜、尖嘴猴腮的。地下党、游击队员、解放军、英雄等一定是气宇轩昂、说话铿锵有力。这些影片我都看了几遍,至今还记忆犹新。

头天晚上看完,第二天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路上,或是在下课时间,同学们会评论电影里人物及故事情节。有时候电影里反动派毒打拷问地下党员的时候,同学们个个都恨得咬牙切齿,仿佛那鞭子是抽在自己身上。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看到最后,小伙伴们个个眼里噙着泪。虽然几十年过去了,这部电影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八佰》这部电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想,小时候看电影也不仅仅是看热闹,也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咱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现在强起来,都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这些传播正能量的电影,能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荣誉感,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且寓教于乐,从而历久不衰,广受人们喜爱。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925/6120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