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致富有道 老李村:村民跟着产业轮子转
老李村:村民跟着产业轮子转
记者 陈司 通讯员 白贺阳
日前,上蔡县五龙镇老李村,川流不息的货车满载着刚摘下来的青椒匆匆而去。每年国庆节前后都是村子最繁忙的季节,也是村民最具“获得感”的时候。
“这个不能要,今坏一个,装袋子以后,明天就得坏七八个。”装袋之前,李挖斗要求工人看仔细,凡是青椒表皮有一点儿坏的地方,坚决不能装袋子,“卖东西就得讲究个品质,咱不把坏的挑出来,再放一两天,一袋青椒坏半袋,明年谁还跟咱做生意。”
现年67岁的李挖斗,一家4口人,其本人患有气管炎,老伴患有精神病。说起以前的日子,性格开朗的李挖斗禁不住摇头叹息。
对于李挖斗来说,种地是老本行,出力流汗的力气活儿不在话下。过去是麦茬豆、豆茬麦,一年下来除去本钱,效益很低。在村“两委”干部的鼓励下,李挖斗改种大棚蔬菜。
2016年,小麦收割后,李挖斗把地整了整,到邻居家借来了竹竿,又买了几十米薄膜铺在上面,2个简易的大棚就搭建好了。
“李挖斗建了大棚”成了村里的新闻,大家都跑到李挖斗的简易大棚参观,不少人觉得李挖斗这回铁定会赔钱。李挖斗每天去大棚里摆弄自己的“宝贝”,忙了几个月,青椒长势喜人。青椒上市以后,除去开支,两个大棚共赚了几千元钱。青椒收完以后,2017年开春,李挖斗又种了一季西瓜和甜瓜,一季青椒加一季瓜,2个大棚净收入1万多元。
2017年,爱心企业资助李挖斗1万元,他又自筹了一部分资金,把竹竿换成了钢管,原来的2个大棚扩大到4个。2018年,大棚数量又变成了8个。李挖斗自豪地说:“8个棚,一个棚平均能挣万把块钱,一年下来10多万元。”看到李挖斗种植瓜果、蔬菜发家致富,惹得乡亲们很是羡慕。他不仅成为镇里表彰的脱贫致富标兵,还被村民推选为村民组组长,带动七八户贫困家庭一起搞大棚种植。
李挖斗只是老李村产业富民的一个代表。目前,全村从事大棚种植的农户35户,规模发展到1800亩,忙时吸纳村民务工300人左右。西瓜、甜瓜以及各种品种的青椒种植成为村里的特色富民产业,老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1012/6136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