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 >公共卫生 > 管理会计OR管理精益?

管理会计OR管理精益?

闫志芳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此可见,名字起对了,道理才能讲明白,事情才能推行的顺畅。个人认为,就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好处之一:

学科属性发生变化,会有其他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加入进来,让研究方向更加多元化,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改名之前,管理会计属于会计的二级科目(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详见《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改名之后,就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了。前者容易把研究者局限为会计背景的专家,后者则把研究者扩展为可以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提升组织价值创造能力的所有专业了。

好处之二:

实施主体发生改变,这一点对实务工作中的推行尤其重要。管理会计这个称呼,大家往往想当然的就把会计当成实施主体。那么,顺理成章的逻辑就是——管理会计推行的不好,要么是会计人员能力不行,那就培训,要么是没有找到推行的路径和方法,怎么办?通过业财融合提供信息嘛!从财政部关于管理会计的推行方式来看,似乎确实是这样认为的。问题是,在实务工作中,业财融合是财务团队的一厢情愿,业务部门可不这么想!提供信息这个事吧,管理团队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这些数据应该如何系统生成,会计人员其实是无从知晓,即使知晓也难以推动的。还有预算管理、战略管理等工具的使用,会计人员是很难把握规划权、系统搭建权的。管理精益这个叫法,则显而易见,管理者是实施主体,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执行层,事实上都承担了不同的管理责任,那么管理精益的实施,就是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管理者分工协作的过程,当然,会计团队也在其中。主体一调整,基于决策信息提供的信息化建设,基于战略目标实现的平衡计分卡,基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全面预算管理,基于战略的成本管控。

总之,管理会计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等四要素。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指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是一个管理范畴,纳入管理分支比纳入会计分支本人认为要更加贴切!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1023/6157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