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公共卫生 成本管理:多种管控手段

成本管理:多种管控手段

 闫志芳

所有的管理都是通过措施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也不例外,围绕成本管理的目标,医院可以采取几种有效的管控手段。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成本的原理在于:一是在战略层面评价计划和行动方案的科学性,从源头上避免不必要经济行为的发生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二是事先为需要采取的方案和计划进行核算,按事算账,建立办事花钱的标准和规范。三是在执行层面按照预算来花钱,按账办事,避免超支滥支不合理成本费用的发生。

二、大型项目事前可行性论证

对于大型设备的采买、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决策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既要论证业务层面的可行性,也要论证经济层面的可行性;既要论证采买环节的经济性,也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论证。例如,大型设备的购置论证,既要考虑采买这个环节,也要考虑后续的耗材试剂使用是否垄断、后续的维修保养是否单一来源等等。基本建设项目既要考虑当期投入的经济性,也要从整个建筑服务期来论证建材的质量和成本;既要考虑设备、项目的准备周期,也要考虑相关人员的技能准备要同步到位,后勤保障同步到位。

三、绘制价值流程图

医院作为服务型组织,流程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既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成本水平。要从患者的视角绘制价值流程图,流程图包括接受服务的步骤、提供服务的岗位、每个岗位产出的成果、每个步骤消耗的时间等等内容。价值流程图的绘制至少包括三次:一次是根据我们的想象绘制,也就是我们以为流程是怎么样的。第二次是到现场跟踪后绘制真实的流程图。第三次是绘制理想的流程图,也就是流程再造。要根据理想的流程图来重新作岗位调整和工作安排。流程再造的实质是削减无效的环节,改进、共享低效的环节,加强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协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要转变理念,既要开展合规性审计,更要关注医院成本形成的关键流程、关键环节、关键部门、关键业务,开展效益性审计。对于业务开展的效率、管理活动的效果,也就是成本形成的过程从第三方角度客观评价,找到更优的手段,更好的方法,然后督促整改,不断改进成本管理水平。

五、加快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高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手段。在临床医技部门要鼓励开展那些适用性强、效果明显的新业务、新技术,在开展初期可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等规模效益实现之后,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另外,应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的共享和跨部门的整合,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进而降低医院的成本水平。例如,温州大学附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既方便了病人,也节约了大量的收费人员,从而每年减少几百万的人力成本支出。成熟的、科学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息模块还可以为医院带来额外的收益,使信息项目由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

六、要有激励约束机制

要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使大家关注成本,引导大家科学成本管控理念的形成,成本管理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可以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就各个成本项目制定管理规定,制定成本定额,事前约束,并将制度、规定和定额用信息化手段固化、融入到业务流程中去,使业务环节不合理的行为不能发生、事中管控。二是将成本执行情况和相关责任人的利益挂钩,成本执行的好,给予奖励,执行的不好则给予惩罚,成本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还可以采取成本一票否决制。对于不同的团队,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励约束方法。可以是经济利益挂钩,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挂钩。例如,可以定期公布大型设备运行成本和效益情况,可以把此结果应用于下次采买的评价分值中,提高大家采买环节的成本意识。

思考

就目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看,成本管理有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挤牙膏”型,“节省”导向,实质是执行层面把事情作对,提高执行效率。

第二个境界是“剪刀”型,削减、优化导向,实质是做正确的事,提高体系效率和决策效率。

第三个境界是“点燃”型,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质是凝聚全员形成医院发展的核心力量。可能有人说,这是收入管理的范畴,不是成本管理的范畴。事实上,所有的成本投入都是为了产出,包括收入的产出,收入与成本是同一事项的两个面,是一体的,只要提高了收入产出比,也就实现了成本管理的目标。例如,海底捞火锅店,赋予一线员工比较大的小食品、饮品、用品的赠送权,似乎增加了成本,但是提高了一线员工的主人公意识,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带来了顾客体验的改善和顾客回头率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医院成本管理还处在第一个境界,部分管理者已经有了第二个境界的认识,第三个境界,大部分人还没有形成共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1023/6157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