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如何正确看待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
如何正确看待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朱盼盼
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相信很多患者及家属都已明白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了,而很多人看到药物说明书中的多条副作用后,心里就非常忐忑不安了,担心长时间服药会给身体带来损害,有些甚至放弃服药,导致病情复发。那么怎样看待坚持服药与药物副作用之间的关系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药物也不例外,我们服药用来治病,而药物附带的那些我们不需要的药理作用,就成了“副作用”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那么至少还有七分是治疗方面的“正作用”的。例如常用的解热镇痛消炎药,我们用它来退烧、止痛等,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而经常使用却可能导致胃溃疡。无论是感冒药、降压药或是抗精神疾病药,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传统的抗精神疾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引起典型的所谓“锥体外系反应”:表现肌肉僵硬、震颤、抽搐或是静坐不能,特别是双腿(好像它们不得不一直运动似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他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和体重增加,以及低血压、心律不齐、月经失调或性功能障碍,血糖异常等。每个人副作用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都不相同。有些人可能反应强烈,而对另一些人却没有什么影响。服用的药物剂量越大,就越有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
作为患者及家属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开始进行治疗的时候,医师会为你寻找最好的药物治疗方案和最佳的药物剂量。这可不像听起来的那么简单:一个剂量对于这个患者来说可能太高了,但对另一个患者可能又太低了。面对可能发生的药物副作用,既不能疏忽大意,也不必整日忧心忡忡,只要按医嘱服药,并且定期随访,掌握常见药物副作用的应对方法,就能避免或解除大部分不良反应。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1209/6229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