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确山县 王金堂:把最美的琴声献给祖国

王金堂:把最美的琴声献给祖国

我叫王金堂,1969年出生在有着“小延安”美誉的革命老区确山县竹沟镇小王庄村。我家中弟兄6个,我排行老三。由于家里穷,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想让我们弟兄几个将来都过上好日子,于是给我们起的名字都带着一个“金”字:金城、金河、金堂、金龙……

1985年,我高中毕业。那时的中国农村,虽然还比较贫穷,但改革开放的气息吹遍神州大地,也吹拂着我生活的小王庄村。就在那年,我下定决心走出去。我瞒着家人,前往北京,追寻自己的梦想。

初到北京,我卖过菜,卖过水果。后来,一个东北老板看我心细踏实,就让我到他的提琴工艺品厂做工。这个提琴厂,就是当时享誉海内外的北京乐器厂。我从小就喜欢钻研,对于能发出美妙音符的提琴更是爱不释手。我以学徒的身份在北京乐器厂一边打工,一边学习。3年后,我成了行业认可的制琴师。

这期间,有近百位乡亲跟随我到北京从事提琴制作。由于竹沟人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技艺精湛,北京的乐器制造行业送给我们一个响当当的称号——“竹沟师傅”。

最令我难忘的是2015年确山县委、县政府领导以极大的诚意多次赴北京,看望在京确山籍制琴老乡,并邀请我们返乡创业。我被家乡“父母官”的诚意打动,顶着各方的压力,第一个把工厂搬回家乡。

由于回乡创业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目前,确山县提琴产业园已入驻提琴生产企业3家,配套提琴箱包厂1家,年产提琴3万把,产品远销欧美,年产值8000多万元。全县已创办110多家小提琴厂,年产大小提琴、低音贝司40多万把,制造了中国40%的提琴,其中中高档提琴更是占到全国80%的市场份额。手工艺精良的提琴远销世界各地,誉满全球。回到家乡创业,让我们感到更温暖、更温馨。

2015年,我被市、县评为“先进产业带头人”;2018年,我被确山县人民政府授予“返乡下乡创业之星”荣誉称号。近年来,央视4套、央视7套、河南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多次对我和确山提琴产业专题报道。

我深知,自己能从一个山沟里的苦孩子、穷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全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很荣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今后,我会更加专注手工提琴制作,把最美的琴声献给伟大的祖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奏响最动听的音符。 

确山县金鸣乐器公司总经理 王金堂 口述  记者 张新义 整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113/6283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