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蔬菜“种”出好生活

蔬菜“种”出好生活

1月23日,记者走进西平县二郎镇豫鳌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看到,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生菜、芹菜、莴笋等蔬菜葱茏碧绿,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给蔬菜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静

今年70岁的赵婷是二郎镇范坡村人。老太太笑着告诉记者,她家里8口人,四世同堂,虽儿孙绕膝、其乐融融,但由于人多地少,收入不多,日子捉襟见肘。现在有了大棚蔬菜项目,家人大都有了打工挣钱的门路,就连自己这把老骨头也能就近在家门口打工,不但能挣钱,身子也比从前硬朗了,日子比以前过得舒心多了。

正在大棚除草的王红梅看到记者采访,笑得合不拢嘴:“俺家已经脱贫了,孩子也考上了大学,俺的日子有盼头了。”

王红梅今年53岁,她家曾是西平县二郎镇元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3口人,孩子正在读书,丈夫患有慢性疾病,多年来备受病痛折磨,高昂的医疗费和微薄的收入让这个三口之家陷入极度贫困。

根据王红梅家因病致贫的实际情况,二郎镇急群众之所急,为王红梅一家确定了“增收减负”的帮扶措施,一方面介绍王红梅到豫鳌家庭农场务工增收,另外要帮扶干部在“减负”上下功夫,联系合适医院对王红梅丈夫进行医疗救助,通过解决部分住院费、提高其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等办法,尽量减少王红梅家的治病费用支出。

王红梅说:“政府给了我家这么多的帮助,我们不能偷懒,只有通过自身劳动挣收入,自食其力,才能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日子。”在驻村干部的帮扶和王红梅的辛勤劳作下,她家终于实现了脱贫。

该蔬菜大棚负责人田红云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她向记者介绍,目前农场共建大棚90多个,农忙时用工可达百人。蔬菜远销北京、武汉等地。对生长在农村、没有技术的妇女和老人来说,在蔬菜大棚做的工作就是栽苗、施肥、除草、收割、装车等,得心应手,都很简单,不少在蔬菜大棚务工的村民表示,在家门口务工,不仅每月能拿到不菲的工资,还能照顾家庭,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128/6307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