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民生 > 一家三口天各一方 大年初一网上拜年 防火员孙向东在山上过春节
一家三口天各一方 大年初一网上拜年 防火员孙向东在山上过春节
孙向东在巡山。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人可以放假,可是山在这里,树林在这里,这片经过几代林业人倾注心血才培育起来的绿色植被一刻也离不开护林员。防火是春节期间的第一要务,我们一刻也没有离开。”2月11日正值除夕,这是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薄山林场防火员孙向东在山上度过的第12个除夕了。正当全国人民万家团聚的时刻,陪伴孙向东的只有呼啸的寒风。
孙向东的媳妇常立新在深圳打工,因疫情无法回来,儿子孙鹏飞在苏州打工,也是无法赶回来陪父亲过年。一家人就这样天各一方,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大年初一清晨,薄山林场的万亩林地上飘动着早春时节的薄雾,枯草上露珠密布,在山顶望火楼上蹲守一夜的孙向东双眼通红,身上的棉衣也被雾气打湿,头发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水珠。“不敢合眼,虽然附近的村镇再三宣传不能燃放烟花爆竹,可是不能因此麻痹大意有半点儿松懈。”孙向东喘口气告诉记者,防火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你盯得紧,即使发现火情也能第一时间扑灭,将损失降到最小;如果麻痹大意,一旦火势蔓延就会让整座甚至更多山头的林木损毁殆尽。
在孙向东的手机上,保留着大年初一他站在望火楼顶值守时与家人抢红包的画面。他儿子先发了一个红包,留言: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孙向东与妻子在抢红包的时候内心五味杂陈,随后两人不约而同地一人给儿子发了一个红包。
“天气越是晴好,山上越离不开人。我们值守是全天24小时不能离开。我们主任甚至带着妻子到山上值守,像我这样的防火员在我们林场并不少见。”孙向东告诉记者,由于宣传到位,任店街上已经买不到鞭炮烟花了,这给防火带来一定程度的有利因素,不过趁着天气晴好,上山游玩的游客日渐增多,这也给山林防火带来潜在危险。“我们不仅在各个入口张贴禁止携带火种进山的提示,还不断巡山,劝导游客文明旅游,严禁烟火。”孙向东今年春节的一日三餐就在林场解决,简单的饭菜,没有亲人的陪伴,成为这代护林防火员真实的写照。
12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孙向东独守峰头山山顶望火楼,换来了10万亩山林无火灾。一份看似平常的坚守,感动了很多人。孙向东身上有一种人间大美,让人肃然起敬。
孙向东至今还记得自己上岗时的情形:2008年,老瞭望员光荣退休。林场负责人根据孙向东多年的敬业精神,想选派他做瞭望员。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
每年11月1日到第二年5月1日是森林防火戒严期,必须全天24小时有人看护山林,孙向东需要连续几个月独自一人吃住在山上。下山时像个野人,头发、胡子像乱草,他也因此被同事戏称为“神农架来客”。
孙向东有一个“特异功能”,睡觉时听见风声立马就醒。冬春季节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白天,他连吃饭都不离开瞭望台;夜里,他怕自己睡得太死,就定了闹钟,一夜几次观察火情。一来二去就养成了习惯,没风时睡得格外香,风一起他就立刻醒来。他说这是被“逼”出来的“特异功能”。
长久在山上护林,不规律的作息生活也给孙向东带来疾病困扰。高血170、双肾结石,这是不久前孙向东到市区接种新冠疫苗时检查出来的,不过这没有影响他继续站岗防火。
“这里有上百种树木,都是一代代林业人种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需要我们这代林业人接过接力棒,把这片绿色滋养得更好,留住青山,留住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心脏。”说完这番话,孙向东又巡山去了。看着他消失在莽莽丛林中的背影,记者发觉眼角不知不觉中湿润了。
责任编辑:刘银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218/6332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