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社会 一束鲜花寄哀思 文明祭扫扬新风

一束鲜花寄哀思 文明祭扫扬新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拂袖清明祭。记者注意到,一束鲜花,一个鞠躬,已成为市民的祭扫新风。

“以前清明节我们以卖纸钱为主,现在大家讲究文明祭扫,我们也改卖鲜花了。”市区建业市场一位摊主向记者介绍,一束鲜花30元,今年的销量还不错。

往年的清明节前夕,很多人都习惯用焚烧纸钱、冥币等祭祀方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这么做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几年,“文明祭祀”逐渐成为清明节的“主旋律”,更多的人放弃了传统祭祀方式,选择用鲜花祭奠先人。

近日,记者在花店看到,白菊、黄菊、百合等鲜花摆在花店的“C位”。菊花成了当之无愧的“清明花魁”。

随着人们文明祭祀和安全祭祀的意识不断增强,大家自觉遵守祭扫秩序,传统祭扫方式正在被敬献鲜花、网络云祭祀等方式取代,形成了“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市民也纷纷反映这种鲜花祭祀方式干净文明,扫墓的时候,献一束花也能很好地寄托哀思。

线上“云祭扫”,文明寄哀思。据悉,清明节前夕,我市相关部门还推出线上祭扫平台,倡导云端致敬英烈。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406/6404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