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医者仁心 博医精诚 一位90后中医的大爱情怀

医者仁心 博医精诚 一位90后中医的大爱情怀

李明晓在义诊。

文/图 全媒体记者 熊国森

连日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医院中医科医师、90后小伙李明晓多次到新蔡县走村串户为村民们义诊的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累计为孙召、杨庄户、棠村、陈店、砖店、余店等几个乡镇群众把脉看病1000余人次。他医者仁心、身体力行为脱贫攻坚作贡献的义举,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日,记者在新蔡县余店镇郭店村采访时,10余名村民正排队等候着李明晓把脉问诊。只见他凝神静气为一位老大爷把脉后,用两根细细的银针扎进老汉的胳膊,约5分钟后拔下针来,开了5剂中草药配方。

“大爷,现在感觉咋样,还疼吗?”“刚来时疼得受不了,现在感觉好多了。用针扎两下咋就恁神呢?”听着他们的对话,记者颇为好奇。

老人姓杨,今年79岁,几年前患了脑血管病,去年又患了心血管并发症,虽然在大医院住了几天,装上了支架,花了不少钱,可有时发作起来胳膊还是疼得抬不起来。听说省里的医生来义诊,他就过来凑个热闹,没想到还真中。

“别看他年轻,名气可大了。听说他来义诊,方圆几公里的村民都慕名而来,有的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就到县城去他所住的宾馆找他。”郭店村党支部书记向记者介绍。

天渐渐黑了,前来看病的群众仍络绎不绝。“明天来吧,明天上午到镇里还接着看呢。”村支书连忙过来打圆场。

趁着“收摊”的功夫,记者才得以和李明晓攀谈起来。这位年轻的“老中医”今年31岁,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医院中医科的一名医生,和他一起来的小伙叫邵勤,是他的同学兼助手,曾是部队的一名军医。

据李明晓介绍,他爷爷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老中医,可惜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他八九岁时,通过看爷爷留下的《乡村医疗手册》和《新针灸手册》等,渐渐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在略通医道的奶奶悉心指点下,他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穴位和针灸技术。

上初中时,他更加喜欢看中医学方面的书籍,还理论联系实际摸索着给人看病,上大学时就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0年,他从河南职工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后,在一次招聘会上,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领导看中,作为人才引进到校医院中医科工作。

去年9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明晓和同事一起参加了学校对口扶贫村——新蔡县孙召镇大马庄村的“三下乡”活动。在现场,很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肩周炎、关节疼痛等常见病的中老年人围着他七嘴八舌问个不停。

看着群众因病疼痛难忍的表情和对健康渴望的目光,他觉得有必要为这里的群众做点儿实事。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院领导后,得到了院领导的全力支持。每月他在处理完院里的工作后,就抽出几天时间下乡为新蔡县父老乡亲义诊。自2010年以来的10年间,他已先后为10万人次群众把脉问诊。

李明晓最擅长的诊病手段就是为人把脉,通过脉象知病情;他最擅长的治疗方法就是针灸,通过针灸“巧”看病。

“中医学是我们的国粹,是几千年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中医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义诊不为别的,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年轻的中医,我有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肩负起传承中医文化的历史使命,去弘扬中医国粹,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相信中医,受益中医。”李明晓踌躇满志地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407/6407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