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国际 韩国成的书画求索之路

韩国成的书画求索之路

韩国成画作。

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

儿时受父亲熏陶,一张废旧的报纸,一支破毛笔,开始了他书法临摹的第一课。经过十年如一日心摹手追和多位名师的精心指导,他的书画作品频频入选全国大展,令身边朋友刮目相看,他就是韩国成。如今的他,遵循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原则,艺术的造诣渐入佳境。

  儿时受父亲熏陶痴迷书法

“书法是我灵魂的一部分。我爱书法,不仅是因为受喜欢书法的父亲的熏陶,更是因为它让我体验修身养性的乐趣,感悟阴阳之道的传奇。”韩国成说。

韩国成小时候,每逢春节时,村子的人都拿上红纸排队到他家求其父亲书写春联,这让他对父亲非常崇拜。于是,在他6岁那年,他就拿起家里唯一的一本《玄秘塔》大字毛笔字帖,一张废旧的报纸,一支毛笔,开始了他的第一课。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练习,废纸篓里堆满了他用报纸临写的柳体大字。上学时,一有课余时间他都用在了练字上。放暑假时,大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其他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他却用小树枝在沙土窝里练习书法。

 只有遵守法度 方可少走弯路

有人经常问青少年学习书法最重要的秘诀是什么?韩国成说,把书法写好没有秘诀,如果有秘诀,就是临帖,这是“不二法门”,只有通过临帖,才能达到与古人的心灵沟通,才能寻找到古人的足迹,才能更好地继承传统,化古为新。

韩国成告诉记者,古往今来,临帖历来受到书法家的高度重视,活到老,临到老,即使是书法大家,也从不轻视和怠慢。归纳起来8个字:多读,多临,多写,多看。多读书,写字本来就是读书人的事,书读得好而字写得不好的人有之,但绝没有不读书而能把字写好的人;多临帖,每一篇好的书帖,都是前代书法家用毕生精力获得的成果,不仅内涵充实,而且外形优美,多临可以加速我们的学习进程;多写,临是临他人的,写是写自己的,临是收集材料,写是吸收消化。多看,看是研究,是琢磨,不但要多看古人的,更要多看自己的,看古人的重在发现优点,看自己的重在发现缺点和不足。

到生活中获取营养

书画同源。这几年,韩国成喜欢上了山水画。在名师的指点下,他以书入画,深厚的书法功底,让他的山水画线条更灵动,意象更凝练概括。在学画过程中他临摹历代名家名作,精研传世经典,坚持外出写生,对艺术的虔诚和痴迷使其悟及艺理,境界和艺术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著名画家开红四说,韩国成近几年的画作进步较快,这都与他强硬的基本功有关。正因如此,他的画耐看,有内容,既普罗大众,也入高层法眼,受人喜欢。人们常说的意境、韵味、情趣、美学、人文情性,在他的作品中都能体现。

“书画离不开传统的深造,也离不开到生活中去吸取营养!只有一边伸向传统的渊源,一边到生活中来体验,笔墨才能跟得上时代,否则艺术的创新也就成了口号。”韩国成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514/646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