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文化资讯文化风采 权威考古专家聚首驻马店 研讨高明楼遗址考古新发现

权威考古专家聚首驻马店 研讨高明楼遗址考古新发现

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晓晶)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驻马店文物考古资源优势,推进驻马店史前至夏文化时期相关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5月16日,经省文物局同意,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驻马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驻马店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驻马店高明楼及相关遗址考古新发现专家咨询会"在我市召开。

5``}L1O~M0DWNGR73}418KA

TAADGA3C`@WZMIFV401XQFW

7NF90[80JG%6FMVR70R0NUP

会前,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北京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高明楼遗址发掘现场,并观摩了高明楼、双高楼、老虎窝等遗址出土的文物。

ON)U3_$5O[`W$E]NL%29}IC

%68O5@ZR(UG6@XVP(QL)4XO

R}`0UI2{T3E)BXKEG1~WG(Y

咨询会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主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世伟、张小虎和安阳师范学院蔡金英分别就驻马店高明楼、双高楼遗址考古工作、驻马店练江河流域环境考古学研究和驻马店国楼遗址发掘整理初步认识进行了专题报告。

BC2V9)OBVP3~287%BF}(9GL

EZDD)4AM_S57BGPG3)YP@0P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驻马店近几年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明楼及相关遗址考古新发现为研究驻马店地区史前至夏文化时期的文化发展与演变、小型遗址聚落布局、功能分化及社会组织结构等提供了宝贵材料,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高明楼及相关遗址价值大,文化内涵丰富,考古工作细致规范、思路清晰、理念方法可行。并就驻马店高明楼及相关遗址的空间位置和时间节点,聚落结构和演变过程,房址、壕沟的发掘,各项数据采集,多学科研究准确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各专家学者指出,下一步要全面确定房址规模,尽快厘清历史分期、人口构成、文化归属、生产生活状况、历史变迁等重点问题。要对现有发掘成果进行系统整合,注重细节研究对现有发掘成果进行彻底消化。

据了解,驻马店高明楼遗址位于驿城区刘阁街道办事处高明村西,练江河支流北岸的岗地上。遗址中部隆起,四周渐缓低下,高出周地面3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0-260米,南北宽150米,分布面积约3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5~1.6米,采集陶片、石器,可器型有鼎、豆、罐、碗、石斧、石凿、石锛等,属龙山文化遗存。该遗址是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2年、199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等单位为配合板桥供水工程分别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2020年9月,为配合驻马店市国道107绕改建工程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马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明楼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发现有房址、灰坑、灶等遗迹。所见遗存的年代主要为龙山文化(王湾三期文化)时期,少部分遗存年代属石家河文化时期,另见到少量屈家岭文化时期遗物。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驻马店练江河区域龙山文化时期小型聚落遗址的聚落布局、功能分区、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会议将对传承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驻马店市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驻马店市文物考古工作水平,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驻马店文物考古和文博事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文物承载历史,启迪未来的作用,推动驻马店文物考古和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书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市博物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F8PK}_%((E~5`P~_JA4A$HI

{1QQ)4CKT`G$TU_$2HC$RR0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517/6467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