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上蔡县 乡村旧貌换新颜

乡村旧貌换新颜

记者 陈 司 通讯员 宋永亮 李耀稳

    湾李村文化广场。

    整修一新的栗庄村街道。

    整洁的乡村公路。

    村室阵地焕然一新。

    评选各类好农户,激发群众精气神。

    舞动新时代,一起奔小康。

    采摘园里好风光。

黄埠镇小王营村、大路李乡湾李村、崇礼乡后店村、齐海乡翟庄庄、芦岗街道朱庄社区……如今的上蔡农村,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都的景象是: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巷直通农家,一处处坑塘明净清澈,一座座漂亮雅致的楼房自成风景,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片片特色林果生机盎然,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美满。入夜,太阳能路灯下,文化广场上,村民悠闲散步、翩翩起舞。

  

1 基础设施全达标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上蔡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统筹平衡全县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以“七个一”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交通、饮水、电力、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和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2016~2020年,累计实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1433个,投入涉农整合资金16.54亿元,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通村公路方面。累计投入9.2亿元建设农村道路1501公里,其中为全县172个贫困村修建农村道路761公里,行政村通硬化路率100%,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铺就了乡村振兴快车道。全县拥有乡村公交营运车辆289辆,开通班线32条,营运里程770公里,以建制村为单位建设客运候车亭及停靠站(牌)437处,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100%。

  电力保障方面。累计投入行业部门专项资金14.9亿元,新建10千伏线路2177.25千米、400伏线路5504.64千米、台区3390个,覆盖机井21300眼,受益农田106.49万亩,充分满足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全县172个贫困村实现通动力电率100%,户户通电率100%。

  广播电视户户通方面。累计投入行业部门专项资金924万元,实施扶贫广播入村工程、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卫星地面接收装置安装工程,广播电视信号实现了户户通。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面。累计投入县级财政资金6000余万元,为172个贫困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群众性文化娱乐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全县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方面。累计投入县级财政资金350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室215个,配备村医1636名,全县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达标率100%、贫困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覆盖率100%。

  通宽带方面。累计投入行业部门专项资金15300万元,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公司为460个行政村(社区)架设了光纤宽带,光纤通达率100%。

2 人居环境大改善

  上蔡县牢固树立“绿色引领、生态立县、美丽宜居、和谐文明”的理念,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全民发动,全面提升,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以显著改善。

  2016年以来,上蔡县财政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2.95亿元,以“拆除掉、转运走、整干净、摆整齐、保持住”为目标,以城乡结合部、集镇、村容、户貌为重点,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治违、清脏、治乱、增绿、控污”各项工作,大力实施“五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深入开展“六清”(清道路、清河沟、清坑塘、清庭院、清垃圾、清秸秆)行动。全县26个乡镇(街道)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保洁员5423人,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储体系,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

  该县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绝大部分乡村专门制定了人居环境改善村规民约,对门前“三包”,家畜家禽管理,村道、公共场所保洁及河道清洁、绿化树木维护等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并定期开展卫生评比和“美丽庭院”模范评选,引导村民形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该县围绕县域内11条干线公路,强力开展“双违”整治,按照“畅、洁、绿、美、安”的目标要求,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该县将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与农村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在全县有贫困人口和农业用地的433个行政村建设了围村林,同时还按照“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的原则,积极在河流沿岸、村道沿线、农户房前屋后、文化广场等地进行植绿补绿。各乡镇(街道)积极排查整治“空心房”7975户,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

  将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卧龙办事处辖区九龙汇生态农业公司的菊花种植,五龙镇班闫村的油牡丹种植,邵店镇籽粒村的玫瑰、蒲公英种植,黄埠镇常庄村的油葵种植……近年来,随着上蔡县观光农业长足发展,乡村逐渐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旅游“打卡地”。

  提“颜值”,增“内涵”。在黄埠镇小王营村、大路李乡栗庄村、邵店镇高李村、朱里镇拐子杨村等乡村,一面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法宣传”“共筑中国梦”“风吹麦浪庆丰收”“尊老孝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如春风扑面,让人神清气爽。

  至2020年底,全县累计创建“四美乡村”示范村118个、示范乡镇3个。涌现了重阳街道王营社区、五龙镇班闫村等一批省、市级生态文明村。黄埠镇小王营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朱里镇拐子杨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3 产业支撑强有力

  上蔡是全国产粮大县,河南省畜牧大县、花木名县。因人口众多,这里又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大县。现如今,随着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农业大县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新变化。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按照“精准化、多样化、实体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畜牧养殖、带贫加工点等扶贫产业,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越来越广阔,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来自该县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全县建成种植业扶贫基地250个,新建大型养殖场45个、中型养殖场111个,发展小型加工业、“巧媳妇”工程等带贫加工点120个,在全县建成惠及所有贫困户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347座,发展“围村林”52796亩。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让昔日背井离乡和不能外出务工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基础设施全面达标升级、人居环境华丽嬗变、产业发展强劲有力。上蔡农村迸发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壮阔行进!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小王营村全景。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521/6476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