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情感 忆收麦
忆收麦
□ 程磊磊
又到了麦收时节,田野里随风翻滚的金色麦浪,街上穿行而过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布谷鸟“麦秸垛垛”的悠扬歌声,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浸润着劳动的快乐。熟悉的记忆充盈着我的眼帘,那个承载我童年记忆的麦场历久弥新……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在夏风的吹拂下,沉甸甸的麦穗频频向人们点头,诉说着收获的希望。父亲开始准备收麦的工具:镰刀、手推车、石磙、耙子、叉子,一应俱全。麦子黄了,家养的牛开始卖力地运粮。
晾晒麦子没有足够宽阔平坦的地面,父亲就赶着老牛,套上石磙,开始轧场。轧场可是个技术活,要把湿润或凹凸不平的地面轧得平整。老牛使劲地拉着石磙轧过这片散发着泥土馨香的土地,吱吱呀呀的声音和着老牛哞哞的叫声,回荡在村子的上空,深邃而悠远。轧过的地面硬实光滑,将要上演一场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太阳炙热地烘烤着大地,人们拿着水壶、戴着草帽到地里去割麦。镰刀挥舞着,一堆堆麦子整齐地排列着。我直了直身子,凝望一块块正在收割的麦田,饱满丰盈的麦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闪耀着颗粒归仓的光芒。勤劳的人们弓着腰不停地劳作,每一镰都饱尝收割的喜悦。在这片醉人的黄中,喜盈盈的笑脸浸润着汗水的画卷不停地延伸向远方……
装车了,父亲用铁叉精心地垛着麦子,我拿着耙子一遍又一遍地耙着遗漏的麦穗,生怕遗忘任何一粒用一个冬天孕育的粮食。母亲牵来了老牛,套上了缰绳。清凉的风裹着馥郁的麦香,湛蓝深邃的天空映着夕阳的余晖,让人无比惬意。
碾场是麦收重要的环节。父亲早早地把麦子摊好,晾晒完潮气,就可以碾场了。拖拉机飞快地运转着,不时发出轰鸣冒着浓烟,镌刻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厚实的麦秆慢慢变得松软,金黄的麦穗与麦秆开始分离,埋在底下的麦秆似乎眷恋着朝夕相处的麦穗,紧紧地黏合在一起,难舍难分。
开始翻场了,先把没有碾压的麦秆翻上来,再铺匀实,开始进行第二次碾压。石磙跟随着车子旋转,麦秆不停地被掀起落下,像随风舞动的衣裙,动感而不张扬。就这样,反复碾压,直到麦秆变得柔软,碾场的工序才算完成。
起场了,大家说着笑着,翻动着麦秸,一上一下地抖落着,有用小车推的,有用叉子一摞一摞地铺好。我用手扒开蒙在上面的麦秸,一粒粒金黄的麦粒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那是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硕果。
要想让麦子干净整洁卖个好价钱,就得在扬场上下功夫。扬场必须选在风向好的地方。有时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盼风的时间总是太难熬,我和同伴盯着树叶期盼着风,只要树叶沙沙作响,我们就兴奋地奔跑,传播风的消息。
人们纷纷拿起木锨使劲往高空扬麦,金黄的麦粒像瀑布一样落下来,麦糠随着风飘向远方。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麦粒往天空一扬,结果麦粒像雨点一样落到我的头上。
晒完麦,大人开始忙农活了,看麦的活就落到了我们这群孩子身上。我们在树荫下玩耍,累了就依在树旁聆听风声虫鸣。除了看麦,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一遍麦粒,让每一粒麦粒都有阳光的味道。收拢回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大家满头大汗也毫不在意,因为每一袋麦粒都蕴藏着从播种到收获的期冀和守望。
不一会儿,干瘪的袋子撑得溜圆,小孩子开心地数着麦袋。我躺在麦袋上仰望天空,看着如雪莲一样洁白的云徐徐飘动,就仿佛自己也躺在柔软的云床上,卸下所有的疲倦和劳累,在辽阔无垠的蓝天中荡漾。
不知何时,夕阳落下最后一抹余晖,夜悄然而至。在夜色中,父亲推着满载粮食的小车,在朦胧的月色中留下了麦收最深的记忆。
又是一片金黄,又是浓郁的麦香,我却常常重温少时收麦的记忆……
责任编辑:付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529/6489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