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致富有道 巧念养牛经“犇”向小康路

巧念养牛经“犇”向小康路

    赵浩然和他的牛。

  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静

  近年来,西平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把发展肉牛养殖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积极培育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扶持肉牛养殖企业,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牛”路子。

  6月21日,记者走进西平县芦庙乡可兰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栋栋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膘肥体壮的肉牛或悠闲地休息,或探头仰望。可兰牧业负责人赵浩然指着这些“宝贝儿”给记者介绍,这些牛大多是引进国外的品种,公司也是去年刚刚成立,现肉牛存栏量600多头,年出栏 800 多头,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质品种“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莱”等,养殖前景非常可观。仅去年一年,年产值就达到2000万元,纯收入300多万元,给附近村民发放工资50多万元。赵浩然一边介绍,一边摸摸大黑牛的额头,再伸手摸摸黄花牛滚远的肚子,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2017年,大学毕业的赵浩然在安徽做销售,因不懂经商之道,摸不准行情,常常亏本。因父辈一直经营宰牛生意,在父亲的指导下,赵浩然摸准行情,熟悉了肉牛经营之道。

  致富不忘乡邻。养殖、收购与销售渠道畅通后,2020年,赵浩然毅然和父亲一起回到家乡,在成立和壮大养殖合作社的同时,把自身发展与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作为“双赢”目的,利用产业优势,雇佣当地村民来厂里务工,帮助30多户群众实现养牛致富,同时合作社还利用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带动村民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我在这个养殖场上班一年了,一年下来挣了3万多元,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在这里工作能照顾家,也能挣到钱,既经济又实惠。”工人刘辉对记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可兰牧业每年要用大约0.43万吨小麦秸秆、1.97万吨玉米秸秆和红薯秧等,使芦庙乡8000亩的农作物秸秆得到合理利用,增加农民收入500万元。同时,通过农作物秸秆的还田,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有机肥500多吨,相当于200多吨碳氨,可节约农民农田投资16万余元,每年可使200多亩耕地得到生态改善,不断提高地力,提高耕地的可耕种性,实现农牧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624/6530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