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名人库 张新芳:面塑流行 需要文化支撑

张新芳:面塑流行 需要文化支撑

张新芳的面塑作品打铁花即将完工。

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

在日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省民间艺术大赛上,我市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新芳的面塑作品《记忆老家河南》荣获一等奖。

  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认识张新芳的人都知道,张新芳在继承老手艺的同时,也不断创新。他创作出一大批具有驻马店本土特色的作品,风格写实逼真又不乏夸张写意。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面塑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张新芳介绍,他为了学习面塑技艺,曾经四处拜师学艺。“技艺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张新芳说,当下人们关注什么,传承人就应该契合需求融入流行文化元素,这样才能把整个手艺盘活起来。这几天,张新芳异常繁忙。他创作的打铁花和舞龙面塑作品已经接近尾声,对他而言,接地气是将面塑技艺传承下去的重要法宝之一,要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并喜欢上它们。“关公、钟馗等形象虽然经典,但已经是老生常谈,为了让年轻人对面塑这门手艺产生兴趣,我们会制作一些本地形象或者网红形象,年轻人喜欢才会更深入地去了解。”张新芳说。

面粉、糯米粉、盐、白糖、蜂蜜……将多种材料按比例配上颜色做成各种彩色面团,采用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技法,很快就塑成了人物的身、手、头、面,再披上“发饰”和“衣裳”,一件让人叫绝的作品便诞生了。唐宫小姐姐、五牛送福……张新芳在制作面塑时选择的主题不拘一格。他表示,希望这门技艺不是那种一定要被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能够适应市场、打开市场的,这样就不会被人遗忘甚至淘汰。“面塑应该是有价值的,既有传统的文化价值也有现代的商业价值,将现代化元素融合进去才能让面塑技艺更好地传承。”张新芳说。

 致力于社区非遗公益

公益似乎是张新芳从一开始学习面塑时就镌刻在基因里的。作为非遗面塑传人,他走进社区、校园、商圈,持续向公众传播非遗文化和技艺。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社区志愿服务,他培养了多名非遗种子老师,走进30多所学校教育机构,开设社区非遗体验课程数十场。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他有了新尝试。看到大家闷在家里多少有些压抑,而面塑手艺本身就有纾解情绪、释放压力的作用,他决定拍摄视频,将课程搬到网上,供大家免费观看和学习。让宅在家里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跟着视频或步骤图捏制面塑,没想到这样无心插柳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张新芳注意到,现在父母多忙于工作,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隔代的长辈在承担。在社区课堂上,他会教授很多新鲜有趣的内容,比如孩子们喜欢的小黄人等。他发现很多老年人在学习后,会回去与孙辈们分享,彼此产生了话题。

“在教授面塑制作中,我还会引导隔代之间如何进行亲子交流。课程就不仅限于技艺本身了,更是一种情感流动。”张新芳告诉记者。谈及未来,张新芳透露,将会利用更多的时间投身到公益课堂,向更多的人普及面塑技艺和面塑文化。

面人里捏出天中文化

在前不久举行的全省民间艺术大赛上,张新芳所创作的面塑作品《记忆老家河南》获得一等奖。活灵活现的河南80年代农村住宅造型,让作品散发着浓浓的家乡热情和河南魅力,征服了评审和观众。从前,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非遗“面塑技艺”的传承人,80后的张新芳,既是一个有着匠心传承的“守艺人”,又是一个敢于创新、连接时代地气的“新非遗人”。张新芳工作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面塑作品,这几年,他捏过的面人不计其数,最大的1.5米高,用了38斤面。最小的,则如一颗绿豆,玲珑精致。很难想象,那些清晰的肌肉线条、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灵动飘逸的仙仙衣袂,都出自他这个大男孩之手。为了让作品更加生动,他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创造了更具有驻马店特色的面塑作品。这几年,他的作品逐渐成了各大展览会上的常客,被不同的人群接纳。“创作面塑作品要粗中有细,所谓粗,是指不去精雕细琢,而是一气呵成;所谓细,是指作品中的生动的故事脉络和文化内涵。”这是张新芳对面塑艺术的独到理解。与南方不同,北方的面塑工艺讲究一气呵成、一步到位,拒绝增删修改再加工。因此手艺人脑子里的形象要非常清晰,不能含糊。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搓、捏、挑、拨用牛角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脱手而成。

而借助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地域文化和历史故事,这便是“细”。让形而上的艺术内涵具象化,让历史穿越回现代的时尚生活中。张新芳向记者展示了他最近的新作品——确山打铁花和舞龙。这两幅作品完美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运动精神,还凸显了驻马店的地域特色。张新芳对人生、对艺术、对大自然都有独到的深刻见解,他把传统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尊重前人,又不落窠臼,不断从历史文化、从生活点滴中去汲取营养,将其体验和感悟,诉诸在这小小的面人身上。“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空白缺失的,把形式和工具当作艺术的本质,而忽视了文化内涵在艺术作品中的意义,认为面捏出来就叫面人,这是非遗传承的误区。”张新芳认为,在今天的文化现象中,非遗面塑艺术能够倍受世人青睐,以其独特、完整的形象俏立于民间艺术之林,正是因为它注入了创作者不断进取的热忱和才思,以及时代的积淀和触碰。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706/6551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