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天中 张淑霞:推动农业改革开拓希望田野

张淑霞:推动农业改革开拓希望田野

张淑霞:推动农业改革开拓希望田野

记者 杨森

春生夏长,万粟丰收。

目睹收割机驰骋千顷良田,看着沉甸甸的粮食变成老百姓手里鼓囊囊的钱袋子,遂平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兼农经站党支部书记张淑霞由衷露出了笑容。

张淑霞是遂平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动者,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建设者,是释放改革红利、促进丰产丰收的护航者,更是一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

回忆产改之路,每个瞬间都诠释着张淑霞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比热爱,每次攻坚克难都凝聚着她为农村改革默默耕耘的心血和汗水。

下好政策先手棋,才能打好“三农”主动仗。张淑霞积极学习、刻苦钻研,在思想上始终保持改革创新求突破的工作态度,在行动上立足农村实际,对标先进、高点站位、超前谋划,不仅大量阅读农业农村相关政策文件,而且虚心向全国先进地区学习、向专家请教,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精神的路径措施。

为让村干部和群众消除对改革的顾虑,她制作了宣传册、宣传漫画、宣传音频等,广泛宣传改革的好处。为让基层干部明白“为什么改、怎么改、改了以后怎么办”,她采取层层培训、分片培训、分阶段培训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为加快工作进度,她最多一天讲课三场、每场两个多小时,累得喉咙哑了,吃了消炎药仍然坚持到各地讲课。

农村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困难和问题随时出现。面对上级财政拨款形成资产归属不清的问题,张淑霞积极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在全省率先解决了资产归属不清的问题。对经济合同不规范、非法占用集体资产资源等问题,她积极建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难题。对如何管好用好盘活集体资产,张淑霞提出建立“三资”管理机制、合作社运作机制、集体产权交易机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有效解决了改革后“怎么管理”和“怎么发展”的问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十分复杂,广大乡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认为不少问题都是历史形成的,怕捅“马蜂窝”;有的对业务流程不熟悉,认为现有成功模式较少,怕工作出现失误“翻烧饼”等。面对这些问题,她放弃休息时间,白天深入基层了解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晚上加班到深夜谋划解决问题的办法。她把整个改革流程细化分解为“十六个步骤”,按照“五统一”推进改革。在清产核资环节,她采取“图解+实测”“照片+定位”等方法,摸清了存量底数。在成员确认环节,她推出“十二步工作法”,防止“两头占”和“两头空”的现象。为了总结好运用好改革成果,她对全县所有改革档案全部进行整理并分类编号装订成册,这一做法得到省、市业务部门的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淑霞以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劲头探索出“6737”工作法,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五次在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上介绍遂平经验。遂平县产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吸引56家单位到遂平县考察交流,也让更多农民吃上了改革红利。

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业人张淑霞播撒着改革的种子,一株株青翠的秧苗破土而出、生长壮大,成为“三农”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盛景。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707/6553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