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缅怀父亲 弘扬父辈革命精神

缅怀父亲 弘扬父辈革命精神

文/图 李科

  父亲李庭义,1928年出生在河南西峡县北堂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1946年参加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伏牛山剿匪。解放初期随部队南下参加广西大小瑶山、十万大山剿匪。1954年参加百年一遇的武汉抗洪抢险。1956年从武汉第八军医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成都军区第53医院。此后一直工作在卫生战线。陆军第53医院在四川阿坝藏族高原,父亲一干就是10年。1966年受成都军区调派,赴峨眉县(现峨眉山市)筹办了陆军第40医院。1976年转业至地方工作。1988年离休。2014年去世,终年86岁。

  父亲的一生历经坎坷,但从未提起过。在我心里,父亲向来沉默寡言,却异常严厉。我在《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电视剧中石光荣的身上,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小时候,只要做错事,挨打是不可能避免的。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很怕父亲。直到父亲去世前一年,在家人的再三要求下,才勉强写出二十几页的回忆录。从极为有限的信息中,我重新认识了父亲,我为他的革命精神感动,也为他不折不挠顽强斗志折服。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还是鼓起勇气把我一生的经历写下来,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是党培养了我,我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志。”这是父亲回忆录中最后一段话。

  一生中会经历很多,当一个角色猝不及防地匆匆落幕,心中除了不舍和叹息,眼里除了泪水和遗憾,更多的是感恩与祝福,这或许是父亲留给我们的。

冰封记忆 拍摄札记

李科

  拿着父亲手写的回忆录,看着已褪色的字迹,对于父亲,熟悉而又陌生。熟悉于我出生在他们的生命之中,陌生于我无法亲身感受他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生活。各种场景不断交替浮现在眼前,久久不能释怀;翻出父亲留下的老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里,仿佛看到父亲激情的青春;手捧母亲精心收藏的父亲“革命军人证明书”、军功章等老物件,黑白中带点色彩,似乎又显得那么平凡。于是,萌生了用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拍摄一组照片,以缅怀父亲。

  照片定格了时间和空间,似被冰封。仅从照片中想深切感受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不容易的。无论怎么拍都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多少有些流于形式,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部苏联影片《列宁在1918》,列宁在对工厂工人发表演说时讲的一句话:“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应该说这才是拍摄这组图片真正的意图。

  物质化的冲击和拜金思潮并非这一时代的特征,没有信仰则意味着失去了道德底线,一个丢失了精神的世界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如何在满足物质的围墙之下重立信仰,让已成记忆的精神追求不再只是记忆。

  岁月激荡,光阴流逝,父辈们的青春早已过去,留下的只有生活的感动和被时光冰封起来的年代。隐藏在冰封照片的背后是对忘记过去、忘记历史的警告。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723/6578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