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盘山的记忆

盘山的记忆

  文/喜来

  岁月匆匆,一挥而去。

  我还没来得及,

  打理自己的行装。

  就二脚三脚地,

  跨进了暮年领地。

  老了,真的是老了。

  腰像老弯槐不能直起,

  发像荒漠中的草,

  倒伏在脑门上没一点儿生机。

  可说来也怪,

  只要一回味在那盘山的岁月,

  我就会活力四射,

  心中充满了甜蜜。

  那时候,

  我们是那么的年轻,

  又是那么的帅气。

  一身绿军装,

  绿透了盘山工地。

  一颗红五星,

  映红了铁锤和钻机。

  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里,

  我和战友们,

  共同经历了,

  三百多天的开山采石,

  三百多天的风风雨雨,

  三百多天的轰轰炮声,

  三百多天的汗水洗礼。

  连长王和清,

  十分绅士的天津人。

  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和战士一起,

  背砖建窑爬山数里,

  移石排险打钎轮锤,

  数九寒天汗水湿透了棉衣。

  指导员邢新选,

  给战士们总爱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讲四连的光荣历史,

  讲六二年中印反击。

  讲战士,

  离家远了,

  离党近了,

  脸晒黑了。

  心炼红了的大道理。

  排长姜铁军,

  老红军的后代。

  吃苦耐劳说话和气,

  破石铲土挥汗如雨。

  摆石铺煤科学烧灰,

  创出了节约用煤的好成绩。

  班长张宝玉,

  面对困难从不畏惧。

  搬石块手磨破,

  轮大锤鲜血滴。

  班会上教我学文化写日记,

  施工中教我握钢钎开风机。

  回味盘山岁月,

  有苦有乐有悲有喜。

  艰苦的生活更显现军人的豪气。

  施工场午饭前的歌声,

  草木摇动震撼大地。

  到蓟县洗澡的整齐步伐,

  赢得百姓驻足观看赞叹不一。

  仅此一次的羊肉包,

  让战友们津津乐道终生记忆。

  盘山下,为战士母亲开的追悼会。

  庄重肃穆,山川垂泣。

  四连的战友们,

  用青春和汗水。

  谱写出一支迎外部队,

  能军能工的时代传奇。

  用一堆堆石块一车车白灰,

  诉说着一支英雄连队,

  在艰苦的施工中,

  为国为民作出的功绩。

  啊!弹指间,

  四十八年过去。

  盘山施工的地方,

  早已是草木葱葱高楼林立。

  已难寻我们的足迹。

  战友们采石的艰辛,

  却永存在我的记忆里。

  战友们用双手创造的财富,

  将永勒在盘山的断崖峭壁。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723/6578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