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龚平:一碗爱心粥温暖环卫工

龚平:一碗爱心粥温暖环卫工

  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苏兆德 

 在平舆县,人们一提起爱心粥铺,都称它为“环卫工人之家”;一提到爱心粥铺的负责人龚平,都亲切地称她为“龚大姐”。

  说起爱心粥铺,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年52岁的龚平是平舆县爱心粥铺的发起人,她原是漯河市粮食局的一名退休职工,她的老家是平舆县十字路乡龚庄村,她自幼丧母,父亲在部队当兵。1978年,她的父亲从部队转业后,把她接到了身边。2017年,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想为家乡做实事,他就把心愿寄托在女儿身上。

  父亲把自己的想法给女儿诉说后又嘱咐她说:“平,我去世后,你把我的存款取出来,在家乡平舆县开一个爱心粥铺,给环卫工人免费供应早餐,他们起得很早,辛苦又劳累,让他们吃过早餐再打扫卫生,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爸爸把这件事就托付给你了。”听了父亲的话,龚平泪流不止,她欣然答应了,并表示一定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坚决把这件事办好。

  父亲去世后,龚平遵照父亲的遗嘱,带着存款,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平舆县,开始在县城筹建爱心粥铺。

  2018年12月12日,平舆县第一家爱心粥铺正式开业。开业那天,来试餐的环卫工人不多。有的环卫工人持怀疑态度:哪有免费的午餐。为了消除疑虑,龚平向大家承诺:凡是环卫工人来店里吃早餐一律免费。慢慢地,吃饭的人逐渐多了。为了合理准备饭菜,她专门准备了一张就餐人员登记表,把就餐人员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登记下来,方便以客备餐。

  初次开店,龚平和志愿者凌晨就开始备餐,直到就餐的环卫工人吃完饭,她和志愿者才歇一歇。为了把爱心粥铺办好,她多次找到全国首个爱心粥铺的发起人学习经验。

  由于龚平管理严格、服务热情,就餐人数由几十人增加到几百人。随着就餐人员不断增多,几间门店容纳不下,有的人就蹲在外面吃。针对这种情况,龚平多次向县总工会领导汇报。在县总工会的协调下,2019年11月9日,龚平如愿把爱心粥铺搬到了杨茨园小区旁边,又添置了餐具、厨具、坐凳等,改善了就餐环境,增加了服务人员,饭菜的标准有所提高。有些留守老人、儿童也来店里就餐。

  面对就餐人员的增多、工作量的增大,龚平并不担心,而是更加有信心、有决心把这件事情做好。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协助下、在全县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0月,平舆县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她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能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平舆县爱心粥铺已成平舆县的一大亮点,也是平舆县的一张名片,龚平也被评为“爱心使者”。谈到今后的打算,龚平说:“我打算多培养几个接班人,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这项光荣的事业,让大家都养成尊老爱幼、孝老敬贤、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好习惯,让尊老、爱老的中华美德传承下去。我还打算把爱心粥铺这个平台延伸到周边地区,多一个爱心粥铺就多一个爱心驿站、多一个‘环卫工人之家’,我要用劳动让更多的环卫工人享受到爱的温暖,为城市环保、创建文明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让一碗爱心粥温暖更多环卫工人的心,这是我一生所追求的梦想和最终目标。”龚平信心满满地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725/6602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