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确山县 姚真保的红色文化情结

姚真保的红色文化情结

    记忆馆大门。

         展厅。

文/图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在确山县这座具有丰厚红色文化底蕴的美丽小县城里,提起姚真保与“红色记忆馆”的故事令人感慨,他追梦的历程令人动容……

红色记忆馆”盛大开馆

今年6月底,在确山县三里河北岸,有一座“中国确山·红色记忆馆”开馆,吸引着众多追寻红色文化的市民的目光。

“中国确山·红色记忆馆”共分九个部分:思想领航·宏图伟业、现代文物·永放光彩、伟人塑像·历史记忆、领袖风采·彪炳千秋、雄文四卷·光辉思想、百年华诞·风华正茂、民族英雄·确山骄傲、开国元勋·名垂青史、峥嵘岁月·历史丰碑。全馆陈列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选集230套,毛泽东选集1600套,外文版毛泽东选集90本,毛主席纪念章25000枚等。

“红色记忆馆”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和魅力,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展出的这些红色藏品,是人们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激发爱囯之情、强化报国之志的鲜活教材,能够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浸入骨髓、注入灵魂,让红色文化成为新时代激发广大老区人民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少年时代接触红色文化

姚真保是确山县普会寺镇人,他从少年时代便开始接触以毛主席像章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对红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后,他步入社会,开始在商海大潮中打拼,创办了驻马店市笨鸟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他把公司绝大部分盈利投入到对红色文化的追梦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伟人的理论著作和毛主席像章、毛泽东塑像、毛泽东宣传画的收藏中。

他怀揣着年轻人的梦想,从青年步入中年,岁月的磨砺让他的信仰更加坚定,痴心不改、百折不挠,以超凡的毅力投入到自己设计的人生梦想中。姚真保现已收集毛泽东选集、红宝书、毛主席理论著作等书籍重达3.5吨、毛主席纪念像章10万多枚。在长达20年的时光里,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省市的数万个村庄,为铸梦而风餐露宿,为心中的那份红色记忆而不辞劳苦。

天道酬勤,苦心不负。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在确山县领导的帮助协调下,确山水韵古镇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对姚真保的红色计划大力支持,主动为姚真保免费提供展厅。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中国确山·红色记忆馆”在七一前夕顺利开馆,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

从此,确山县又增加了一张靓丽的红色文化名片,把革命老区装点得更加鲜红夺目。

试看江山多赤旗,红色文化好育人。“中国确山·红色记忆馆”正式开放后,县内外不少单位和团体前往参观,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用红色文化助力中国梦

姚真保对脚下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驻马店全境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也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确山竹沟是中共中央原中原局和原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从这里走出了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革命先辈;确山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乡,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确山暴动,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县级苏维埃农工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抗战时期,这里是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这里是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的重要发祥地。

“早在1926年,竹沟就建立了党组织。1927年4月,为迎接北伐军进入河南,遵照周恩来关于在有条件的地方适时举行武装暴动以策应北伐军的指示,共产党员马尚德(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张家铎等领导确山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武装暴动,首次解放确山县城,建立了中共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姚真保讲述这里的革命史如数家常,1956年,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始建,1958年正式开馆。1957年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笔题写馆名,是全国建馆较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88年1月,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姚真保作为一介布衣,位卑未敢忘忧国,决心用一己之力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对朋友讲:“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日子越过越甜美,头颅越抬越高,底气越来越足,这一切都要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那些为了新中国诞生而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做不了大事,但我们可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出一份力、尽一份责,让中国梦早日梦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820/6605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