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出彩天中 我的奶奶郑梅英

我的奶奶郑梅英

□ 孙贺琪

我的奶奶叫郑梅英,74岁。

今年“七一”前夕,我从学校回到家,一眼就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枚写有“光荣在党50年”字样的纪念章。我问:“这是谁的?”爷爷答道:“这是你奶奶的,你奶奶的党龄比我长。”

于是,爷爷就给我讲起了奶奶的故事。

“1969年,我和你奶奶刚刚结婚,大队就通知她去县城培训。这次培训后,她活学活用、表现突出,6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我的奶奶就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为民办实事。

听到这里,我想起幼时邻居老人对奶奶的赞扬:“你奶奶总是替别人着想。”在罕见的“75·8”洪水中,奶奶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河堤上搭建防水架。防水架搭好了,就组织老人和孩子上去,她却爬到一棵树上,树被冲倒了,就紧紧抱着树干,后被人救起。

奶奶的脚在洪水中被铁钉扎伤,肿得像馒头,走路困难。爷爷被洪水冲走刚被救回来,一个村民找他帮忙去寻找母亲,没等爷爷回答,奶奶就说:“找人要紧,去吧,我的伤没事。”爷爷刚找完人回来,县农校校长又让爷爷帮忙找家人,奶奶又让他去。把别人放在心上,把自己置之度外,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的人。

村里刚实行大包干时,奶奶经常为了群众不顾自己。“你奶奶会接生,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晴天还是雨天、闲时还是农忙,只要找她,她就去。一次正赶上麦收,一个村民说他的妻子肚子疼,让她去看看,她拿上接生包就走了。一走就是几天,耽误了自家收麦,也没收一分钱。”

改革开放后,我家在县城买了房,在县城上学的村里学生,不少都在我家住过,村里乡亲在县城医院住院,奶奶也会去看望。

奶奶非常勤劳,她总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小区的楼道、楼梯,她经常打扫;邻居家有事,她总是帮忙;家里做了好吃的食物,她总是给邻居家孩子尝尝……

奶奶没有工资,但她乐于扶贫济困。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捐出200元;2013年,村里一名3岁儿童被大火烧伤,奶奶带头捐款;2020 年,奶奶为疫情防控捐款500元。

入党50多年来,奶奶一直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好媳妇”等。在奶奶的影响下,我的爷爷和哥哥都是共产党员,爸爸和我也是入党积极分子。

坚定的信仰、红色的精神,奶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也激励着我向党组织靠拢。奶奶说:“知党、爱党、跟党走,这才是你们青年应该有的精神”。我一定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奶奶一样,坚守初心使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906/6629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