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研究 小毛驴唱响“小康曲”
小毛驴唱响“小康曲”
记者 徐明 通讯员 吕航
近日,在泌阳县泰山庙镇毗河姚村村外的驴舍内,150多头泌阳驴正温顺地吃着草料。
说起泌阳驴,毗河姚村党支部书记李广甫侃侃而谈:“泌阳驴全身黑色,而眼圈、咀头和腹下三部皆粉白色,故又称‘三白驴’,耐役性强且持久,抗病力强,便于饲养。泌阳驴全身是宝,驴肉具有补血、益气的保健功效,驴皮还可以熬制名贵的中药阿胶,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说起养驴,还得从李广甫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说起。刚刚当选时,李广甫也有过迷茫。看着这么多乡亲日子还不太好过,找不到好的产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让他很犯愁。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发展养驴产业,于是就先买了十几头驴试养。试养很顺利,养的驴最后都卖了好价钱,还供不应求。
李广甫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他建起了养驴场,花生秧可以当驴的饲料,玉米能做驴的营养餐。不仅让驴长得更健壮,也能让驴肉的品质得到提升,驴吃得比牛少,还不容易生病。李广甫说:“毗河姚村花生、玉米种植面积大,草料充裕,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肉驴养殖,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驴长得好自然价格就上去了,大个头的驴一头能卖上万元,年收入50万元左右。
李广甫为群众趟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了致富带头人,但他没忘了乡亲。在他的带领下,龚留义、吕全付、龚安生等村民在泌阳驴养殖基地边务工边学习养殖技术,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还学到了养殖技术。
现在,在李广甫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发展特色养殖业。李广甫说:“我希望养殖基地能够在群众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梅雅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0915/6641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