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让党内法规制度在基层落地见效

让党内法规制度在基层落地见效

□ 王玉如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方位推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跑好“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接力赛,打通“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之间沟通的桥梁,拿出真招硬招实招,在地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执行、保障上做深做实,提升治理效能。

近年来,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工作,坚持把党内法规制度作为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笔者认为,让党内法规制度在基层落地见效,还需要在一些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健全地方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

一是强化制度“废改立”。科学制定地市级党内规范性文件,精准配套上级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提升治理效能,以党纪法规为依据,鼓励在符合规定情况下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建章立制。及时修改、废止滞后实践发展的党内规范性文件,综合运用即时清理、集中清理、专项清理等方式有效解决党内法规制度中存在的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问题。

二是严把审核“五道关”。严把政治关、政策关、法律关、程序关、发文关,严格党委办公室规范性文件审核运转工作内控流程,做到未经审核或审核不通过的规范性文件不提交党委常委会议审议,坚决防止文件带病上会、带病通过和带病印发,切实维护党委文件的准确性、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完善备审“三三制”。完善市、县、乡级备案审查工作体系,从政治性、合法合规性、合理性、规范性等方面全面深入开展备案审查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努力建立衔接有效的党委、人大、政府联动备案审查机制,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统一性和权威性。

二、要在严格地方制度执行方面下功夫

一是拧紧“总开关”,落实执行责任。把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统一起来,以各级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动全员遵规守纪,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让法规制度接地气、有生命力。

二是树立“风向标”,加强宣传引导。多渠道学习,做到在“学思践悟”上更深一层,有效利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普法宣传、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等加大党内法规制度学习力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三是铺设“高压线”,强化监督追责。突出精准思维,做到在执行上更加规范,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作为各级党委督促检查、巡察的重要内容,跟踪掌握贯彻执行情况,针对乡村振兴等重要工作精准运用党内法规处置,严肃查处违反党内法规的行为。

三、要在强化地方制度保障方面下功夫

一是精心“育种”,活源头。完善党委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委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可根据工作需要予以调整,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办公室统筹协调、部门分工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党内法规工作格局,形成党内法规工作合力。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聚焦党章党规党纪,科学制定党内法规工作评价标准和考评机制,落实好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开展督查巡察重要内容的要求,强化考评和督查巡察结果运用,推动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效执行。

二是苦心“墩苗”,强本领。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法规工作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优化专业和经历结构,将具有党建专业和法学专业背景的同志充实到地方党内法规工作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地方党内法规专门队伍。

三是及时“施肥”,保成长。突出业务技能提升,建立常规性和灵活性学习培训机制,党性教育和常规培训相结合,采取以会代训、以干代训、以查代训等方式开展地市级党内法规工作培训,完善跟班学习制度,有序推进县区党内法规工作人员上挂学习。推进建设地市级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引领和聚集一批地方党内法规研究人才,为地方党内法规事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市委法规室)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1201/6748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