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炎黄文化 刀光剑影已暗淡 枪炮声声犹在耳 ——探访豫中抗日根据地旧址
刀光剑影已暗淡 枪炮声声犹在耳 ——探访豫中抗日根据地旧址
记者 李旻
在遂平县槐树乡西部深山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叫李兴楼,虽然这个小山村在地图上找不到,但是这里是当年豫中抗日根据地所在之处,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至今,李先念曾经居住过的房屋仍保存完好。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望着纪念馆里为数不多的文物,眼前浮现起那个年代战火纷飞的画面。
纪念馆后院是李先念住过的房子。
1944年春,日寇发动河南会战,国民党40万大军一触即溃,月余连失38城。饱受“水旱蝗汤”之苦的河南人民,沦陷后又受到敌伪军的残暴蹂躏。为此,中共中央向新四军第五师发出了“发展河南、绾毂中原”的电令。接到中央指示后,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立即调兵遣将,组成千余人的豫南游击兵团,迅速向敌后开进。
李先念率部渡过淮河,转战正阳县、确山县等地,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豫中抗日根据地,初步实现了中共中央“绾毂中原”的战略目的。为巩固扩大豫中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李先念又亲自进入嵖岈山山区,近距离观察日伪军动向,策划对敌斗争方略。他住在槐树乡李兴楼一户村民的土坯房里,同根据地的军民生活、战斗在一起。
1945年10月中旬,新四军第五师在李先念的带领下,与王定烈率领的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的水东八团和王树声率领的八路军在嵖岈山镇土山村胜利会师,并召开了三军会师大会。这标志着新四军第五师打通了同八路军的联系渠道,达到了“绾毂中原”的战略目的,使华中、华北、陕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奠定了我党我军的战略地位。
先烈英魂远走,革命精神永存。2009年,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社会各界捐款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在李先念故居建成了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目前,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已被团省委和省少工委命名为“河南省第二批红领巾体验教育基地”,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团市委和市少工委命名为“驻马店市红领巾体验教育基地”,被市旅游局批准为市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精品景点,每年前来祭奠缅怀者络绎不绝。
责任编辑:梅雅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1212/6766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