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致富有道 扶贫车间“扶出”幸福感

扶贫车间“扶出”幸福感

记者 王朝朝 通讯员 张春芬

有产业才能富民,有事业才能兴家。近年来,汝南县张楼镇着力推进“扶贫车间”转型升级,逐步把“扶贫车间”建成“发展车间”“致富车间”,实现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张楼镇依托“扶贫车间”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12月11日,记者来到张楼镇河北社区的扶贫车间。车间里30多名工人正忙着编制藤椅。这里的工人有男有女,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一名正在忙碌的工人是河北社区十组的村民桂爱枝。平时她要照顾母亲,所以不能外出打工。听说河北社区的扶贫车间招聘工人,她便前来应聘。编制工作不受时间限制,她可以随时来工作。这里的流水线有拉钢、编坐板、拉侧钢、固定人字形、编前后挡、封口6个工序,桂爱枝在最后一道工序工作。桂爱枝说:“我来这儿10多天了,刚来时老板耐心地跟我们讲解,手把手地教我们。现在我一天可以编制6个长藤椅,那些熟练的工人一天编制10多个可以挣100多元钱。不受时间限制的活适合我们这些既可以照顾家,又可以挣钱补贴家用的人。”

81

藤椅编制车间。

提起这份工作,老板窦刚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线。他说:“扶贫车间是自己发展事业的厂房,还是其他村民就业挣钱的地方。这里也有脱贫户,大家在扶贫车间里干,离家近,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汝南县张楼镇窦刚编制厂采取来料加工的模式经营,窦刚和工人一起努力加工生产。窦刚说:“我们编制厂主要负责加工,实行订单模式经营,不愁销售问题。我们需要的工人多,欢迎找活的村民前来工作。”

据了解,张楼镇窦刚编制厂在专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吸纳当地人员在扶贫车间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元。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类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像汝南县张楼镇窦刚编制厂一样的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般在张楼镇茁壮成长,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张楼镇扶贫车间稳定吸纳劳动力就业近200人。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1214/6768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