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致富有道 瓜肥菜绿番茄红 产业兴旺日子美

瓜肥菜绿番茄红 产业兴旺日子美

记者 田瑞德 通讯员 谭竞成

眼下,寒冬虽至,但淮河岸边的田野里生机勃勃。一家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生产的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农户从愁种愁销到种上“保收田”,从打工无门到家门口就业,近年来,确山县双河镇把产业兴旺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路。

近日,记者走进该镇陈上庄村的香菇温棚基地,看到不少人正在忙碌。据了解,该基地拥有标准化食用菌温棚16座,年产优质花菇、香菇8万余斤,带动周边20余名脱贫群众就业。

“香菇大棚建成后我就在这儿干活,开始时不懂技术,镇里村里就组织我们外出学习,一点点摸索,现在,注水、防风、控温控湿、剪根,都是我们自己干。看着花菇一点点长大,我们很有成就感。明年我们几户准备贷款入股,靠种植香菇走上致富路。”负责香菇温棚日常工作的脱贫户陈现清骄傲地说。依托扶贫产业项目,陈上庄村通过香菇温棚培养菌类种植人员50余人,极大地调动了附近群众对菌类种植的积极性。

虽然室外寒气袭人,但双河镇凌楼村、陈上庄村的番兴西红柿种植专业基地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望着硕果累累的西红柿,在棚内务工的28名留守妇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按时上下班,不耽误回家接孩子做饭。今年赶上好行情,番茄能卖个好价钱。”记者了解到,陈上庄村成立了番兴西红柿种植专业基地,并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依托产业扶贫项目和周边种植农户带动,形成了58座连片温棚,现已成为豫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西红柿种植基地,每年可出产优质西红柿300万斤,销往驻马店爱家量贩、信阳伏牛山市场等各大商超。火红的西红柿让群众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

71

村民在蔬菜大棚里忙碌。

外出打拼事业有成的冯建立一直念念不忘家乡陈店村的沙土地。“沙土地最适合种植瓜果蔬菜。在外面种了这么久的菜,我要回家乡带领乡亲们耕种好这片金土地。”2020年,在外闯荡多年的他毅然回到家乡,在陈店村这片沃土上建起了20座温棚,种植高产茄子、有机茼蒿、蜜苯南瓜等特色农产品。冯建立的示范引领带动了陈店村广大群众的种植热情,标准化温棚在淮河岸边拔地而起。

如今,走进双河镇,一条条道路打开了群众致富增收的幸福路,村集体产业发展蓬勃有序,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淮河岸边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双河镇奏响了产业兴旺的“进行曲”,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1214/6768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