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椎体外系反应

椎体外系反应

精神科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从而产生药物反应,锥体外系反应是精神科常见的药物反应。

椎体外系反应:指患者服用药物以后,出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由于锥体外系可以起到调节肌张力,维持躯体的运动姿势等生理功能。

锥体外系功能异常,就会出现锥体外系的反应,临床上会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

主要表现

一、运动不能,肌肉强劲,震颤,植物神经功能素乱。

二、静坐不能,治疗1—2周后,病人出现烦躁不安、不能坐定、反复走动等。

三、急性肌张力障碍,病人出现下頜不能闭合、口眼歪斜、眼球向上凝视、吞咽困难、扭转性痉挛等。

四、迟发性运动障碍,如出现肢体、口舌颊不自主运动,全身躯干不协调

五、帕金森病:治疗的1—2月出现。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主要护理措施

心理治疗:给予语言安慰和心理疏导为主,医护人员要主动和患者交流,建立信任,让患者感受到安全,向患者讲解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知识,说明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少紧张、焦虑的情绪,静坐不能的患者要陪同其行走,防止跌伤,停药后症状都能慢慢消失;

药物治疗:重症患者,静坐不能需要使用普萘洛尔或者氯硝西泮、地西泮,帕金森综合征使用苯海索,急性肌张力障碍和迟发性运动障碍,可以使用地西泮、氯硝西泮、苯海索或者东莨菪碱。用药的同时要加强补液,促进药物代谢,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血压。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卓李娟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1/1223/6786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