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震颤、类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及迟发性运动障碍,与阻断多巴胺D2手提密切相关。其可以发生在治疗的任何时期。

 

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均可引起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电图改变和传导阻滞。体位性低血压会增加患者发生意外摔倒和骨折的风险。

三、认知损害

抗精神病药对患者的认知损害主要表现为过度镇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受损和谵妄等。药物的抗组胺和抗胆碱能作用可能是导致过度镇静和迟缓精神状态的原因。对需要进行如驾驶、机械操控或高空作业的患者,用药前应充分告知建议暂停相关操作。

四、肝功能损害

有关氯丙嗪等可能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早年就有报道,发生率约为0.1%。与之相比无黄疸肝功能异常或一过性的肝酶异常一般更为常见。抗精神病药在临床应用中都可能发生,部分可自行缓解或在停药后逐步恢复。部分患者需要合并保肝药物治疗,治疗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水平。

五、高泌乳素血症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泌乳素升高、月经紊乱、性激素水平异常及性功能异常,而高催乳素血症可加重溢乳、性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及性功能改变等,给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影响。

六、恶性综合症

已有的研究发现各种抗精神病药在其治疗过程中都有发生恶性综合征的可能。发生率仅为0.12%-5-0.2%,尽管发生率低但发生后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导致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是一种少见但危害性较大的严重不良反应。

七、猝死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猝死是指在抗精神病药治疗中,患者在生前并未发现有致死性的躯体疾病而突然发生的死亡,后果极为严重。

八、过量中毒

抗精神病药物过量的最早征象是激越或意识混浊。可见肌张力障碍、抽搐和癫痫发作。脑电图显示弥漫性的低频和低血压。常有严重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低体温。

九、其他

胃肠道不良反应,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平滑肌肌张力降低,长期大量服药时易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可出现皮疹,如斑丘疹或多形性红斑等,皮疹出现时尤其需要警惕剥脱性皮炎的发生。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一科  岳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117/6822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