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综合新闻 > 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 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 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2月9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共涉及6大类35个要点,明确2022年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其中提出,加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2月9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共涉及6大类35个要点,明确2022年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其中提出,加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出台国家层面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推动地方提高并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
1 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
工作要点提出,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推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指导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开展工作,持续开展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状况监测。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计划。
2 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工作要点还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台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导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研制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深入做好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修订出台学籍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学籍管理。
3 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
此外,工作要点提出,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加强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抓好执法巡查。指导各地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抓紧明确主管部门,体现公益属性,实现常态化监管,防止出现新的野蛮生长。建立全国校外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组建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拓宽社会监督渠道。
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的试点
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参民”办学形式给予规范。通知中还提出,2年内,各地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义务学校。
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开始施行,明确了民办学校的政策鼓励与限制规范,其中“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义务教育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加强对外方为实际控制人的社会组织办学的监管等,对资本通过并购或协议控制学校进行获利的行为加大了监管力度。
近年来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逐年减少,2020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为21.08万所,较2019年减少了0.18万所,同比减少0.8%。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人数快速增长,招生人数达3507.89万人,较2018年增加了38万人,同比增长1.1%,2020年首次出现下滑,2020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人数为3440.19万人,较2019年减少了67.7万人,同比减少1.9%。
2021年“两会”期间,由于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很多脱贫前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无力承担教育经费支出,导致辍学。“国家可以率先在原贫困地区开展将九年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的试点,给予更多贫困学子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义务教育,建议率先在原深度贫困地区逐步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付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210/6853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