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当代文化领军人物 冯明威和他的花鸟世界

冯明威和他的花鸟世界

记者 李贺建

牡丹垂露,梅花不羁,石榴含笑……冯明威的花鸟画既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根基,又彰显出特殊的表现力和情感张力,充盈着时代的气息。

欣赏冯明威的画作,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雅致、不带一丝尘滓的“书卷气”,每一枝花儿的绽放都是雅静的、灵秀的、自然的、含蓄的,使我们感受到那久违的宁静和安详,品味着流动的音符中蕴涵的深深韵味,领略出那散发的古雅清新的经久魅力。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三大画科之一,所描绘的对象是现实中的花卉禽鸟,体现了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

冯明威以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捕捉着生活中的点滴,把视野投向身边熟悉的花花草草。即景抒情,由情即景,由此而情景交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细心寻觅生活中的每一朵浪花,用心感知大自然春夏秋冬的不同,他笔下的一花一叶,都是灵性的,带着淡淡的温情。

131

《时雨催春》

冯明威的作品构图丰润,色彩淡雅,生机与活泼跃然纸间。花鸟画家恽南田曾说,花鸟画应有一种特别的“香”意,不是花的香味,而是心灵的香意。我想冯明威的花鸟作品已经传达出这样的意境了吧。这样的格调皆来之于他淳厚温和的性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个被艺术真正浸染过的人,他的内心定然是丰神俊朗、神采奕奕的,也必然有着更多的柔软与脉脉温情,这柔软与温情正是艺术道路上永不凋落的花朵。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自身的经历和特定的时代。但一件优秀作品的审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产生新的价值。

132

《醉得蝴蝶更醉人》

冯明威认为,评判一件作品时,既要跟其对应的时代条件紧密结合,又要用新的眼光挖掘它们的新内涵。“比如北宋的院体小品,这种小斗方、小圆光,加上精致的工笔赋彩,就是当时宫廷画派理念下的产物。这些作品不要说在当时独领风骚,即便在跨越千年的现在,也依旧是常看常新,这种’新’是永恒的。还有唐寅的《枯槎鸲鹆图》,这种长条幅的S形构图及笔墨精到的八哥,在当时新颖而又精美,放到现在也是美轮美奂的。”冯明威说。

133

《报春图》

如今,时代审美发生变化,中国画也在斗方、横幅、小品等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加了L形、C形构图和不同的背景渲染,画面更加多样化。加之交通便利,艺术家们外出写生较为方便,艺术的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这些在冯明威看来,都是值得珍惜的艺术财富。“我们的艺术资源很多,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更多当代元素,结合自己的审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冯明威说。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当前的大部分画家不再是孤芳自赏的状态。因此,冯明威在艺术创作上更加偏爱明快、饱满的色彩。鲜艳的牡丹、多彩的孔雀……诸多积极向上的元素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无不表现出时代的欣欣向荣和朝气蓬勃。

“过去的徐渭、八大、蒲华,乃至外国的梵·高,由于时代或命运的因素,他们的艺术之路走得格外沉重、凄苦。他们的作品在现在看来审美度依旧很高,但情感上的时代痕迹又是许多当代人不容易体会的。”冯明威说,当下艺术创作和人民大众的联系更加紧密,画笔也从士大夫群体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的生活条件日渐提高,艺术家应更多地在作品中反映时代,用画笔描绘新时代的诗篇,抒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在冯明威的艺术道路上,“不忘初心”是他一直坚持的理念,“深爱书画”是他前进的动力。这一切,都使他对艺术探索充满热忱。他说:“艺无止境,我想在艺术上不断奋进,更上一层楼。”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225/6876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