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二月二

二月二

董明海

二月二是农历的一个节日,是春节这部大剧的尾声,犹如折子戏里的尾煞。该走的亲戚,该串的朋友都已走过串过;好吃的好喝的也已吃饱喝足。闹腾了一个月,也该收场了。

从节气上论,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万物复苏,春意萌动。灰蒙蒙的天开始变蓝,江河解冻,冰封了一冬的土地变得松软,小草从泥土中探出头来,路边的迎春花绽开花朵,池塘边柳树长出嫩芽,一切都蓄势待发,只等一声惊雷,春便会轰轰烈烈、浩浩荡荡而来。

二月二处在九九的尾巴上,是春天的开端。春天是耕耘的季节,北方有农谚“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过罢二月二,农人们便开始整治犁耙预备翻耕春地,计划春播了。种子还没有下地,红薯母种却已上了苗床。苗床多选在向阳背风处,用土坯砌成一米来高的池子,池中铺上一尺多厚的牛马驴骡的粪便,粪便上均匀摆放着作为母种的红薯,种薯上再盖一层熟肥。粪便发酵,池内温度升高,能催促红薯生芽出苗。为了保温,还要在池上覆盖一层草苫子。地温一天天升高,红薯苗也一天天长起来。

农历的节日都有习俗,春节耍龙灯祭祖喝屠苏,端午赛龙舟插艾蒿,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娱乐放松之外,都带有祈福保平安意味,又都因为季节不同而具有时令特色。

二月二龙抬头,上自白发下到垂髫,老少爷们儿“剃龙头”自不必说。春天是繁衍的季节。隆冬过去,大地回暖,阳气上升,万物春情萌发。春草发芽,猪马牛羊生羔产崽,母鸡下蛋抱窝;大麦小麦预备拔节,油菜含苞待放。二月二的早晨,提一篮子草木灰,沿着墙根撒去,边撒边念叨“二月二,撒墙根,蝎子蜈蚣不上身”,希望用草灰封着毒虫,以免伤害家人;用草木灰在打谷场上画出一个个大圆圈,圆圈内撒些草木灰,叫“画茓圈”,边画边念叨“二月二,画茓圈,大茓小茓堆得尖”,企盼着五谷丰登,大茓满小囤流。家里养有牲口的,要用木棍儿敲打牲口槽,说着“二月二,敲槽头,驴马牛生得稠”;用木棍儿敲打鸡圈,说着“二月二,敲鸡窝,老老少少都抱窝”。其用意和春节时贴“槽头兴旺”“鸡鸭成群”毫无二致。如今种地都机械化了,谁还养牲口。吃米面到粮油店里买,吃鸡吃鸡蛋到超市去购,养鸡的也少了。这种节日习俗逐渐被人淡忘,已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

中国的节日总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二月二吃什么?吃馃子,馃子是春节拜亲访友最重要的点心。一包馃子,拜年拿到你家,回年又拿到我家,等到正月底老闺女回过娘家,包馃子的草纸被洇得油乎乎的,有的已经开裂,这包馃子的使命也已完成。吃待客剩下的菜肴、油炸过又回了锅的酥肉、合碗顶子没用完的红烧肉,统统拿来一锅烩了。一家人围了桌子,吃着烩菜,品着馃子,谈论着接下来的耕耘劳作,生产生计,憧憬着未来,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大有项王“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意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307/6892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