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小记者 古代染色技术
古代染色技术
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三(6)班 张涵慈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天工开物》。它是明代宋应星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介绍农业科技的书。“天工开物”是指:巧夺天工、开务成物,意思是:通晓事务的道理,并成功。里面记录了与人们衣、食、住、行有关的科学技术。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国古人是怎样利用聪明才智给衣服染色的。
古代的染色,叫“彰施”。千姿百态的云霞,五颜六色的花草,都能融入衣料中,这都是古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功劳。古人做红色染料,需要一种叫红花的植物。第一步要等到夏天,红花彻底开放,并且要在天刚亮,花上还有露水时采摘;第二步,把这些红花捣烂,用水淘洗后装入布袋拧干,去汁,然后反复淘洗,拧干,再用青蒿盖上一个晚上,把捣烂的红花捏成饼;第三步,将红花饼用乌梅水煎煮出来后,再用碱水澄清几次,颜色就会变得十分鲜艳。同样的道理,绿色布料是用槐蕊染的,茶褐色的布料是用栗子壳染的……这种染色技术简单好学,所以推广很快。如今,染色技术很先进,但现在的化学染料没有古代的纯植物染料健康、环保。我们的祖先可真聪明呀!
从《天工开物》这本书中,我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改造世界、改变生活。今天,我们的伟大祖国,经济快速发展,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掌握一门技术,是我们每一位有理想的青少年应该追求的目标。
(指导老师:陈辉)
责任编辑:付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309/6896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