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认识适应障碍的病因及治疗

认识适应障碍的病因及治疗

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病因:

1、应激源  引起适应障碍的应激源可以是单个,如丧偶;也可以是多个、如事业上的失败和亲人伤亡接踵而来。应激源可以是突然而来,如自然灾难;也可以是较慢的,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不融洽。某些应激源还带有特定的时期,如新婚期,毕业生寻求职业,离、退休后适应新的生活规律等。应激源的严重程度不能预测适应障碍的严重程度,还要看应激源的性质持续时间的长短、可逆性、处境和个体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情况。例如面对明显作用的重大应激源,像被扣做人质,遭受恶劣的非人道待遇,此时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障碍则难以避免。还有青少年的脆弱性,对应激源的体验较深,也是危险因素之一。适应障碍也可发生于一个集体,如学校、自然灾害人群等。

2、个性心理特点   在同样的应激源作用下,有的人适应良好,有的则适应不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表现适应障碍。这就有理由推断患者病前个性心理特征(即人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个体的脆弱性特点、应激源的强度并不很大,便有可能引起适应障碍。这种个体不同的脆弱性部分可能与既往生活经验有关。所以适应障碍发生与否,要同时权衡应激源强度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因素。

治疗:

1、心理治疗   适应障碍的治疗主要是运用心理治疗的措施,减少应激源或与应激源脱离。若应激源无法减少或消除,则帮助患者增强应付应激的能力,建立支持系统以达到最佳适应状态,常用的方法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危机干预、家庭治疗等,这对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作用。对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除进行个别指导外,还应进行家庭治疗,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给子鼓励,再保证建议和环境重新安排等具有支持性治疗的作用。

2、药物治疗    对情绪异常较明显的患者,或经过心理治疗或支持性治疗3个月后仍没有缓解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抗焦虑剂或抗抑郁药。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应持续进行,特别是对那些恢复较慢的患者。

市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一科  岳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309/6898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