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
最近科室收治了一位大学生小张,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只要有男生出现,就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
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但往往以失败告终。这次父母将其送入我院治疗,面对科室主任,她急切地问:“王主任,请您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那么,这个“怪毛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王主任告诉大家,小张这种情况称为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显著而持续地害怕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羞辱和尴尬的社交行为,担心别人会嘲笑、负性评价自己的社交行为,并在相应的社交场合紧张或恐惧,在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会更加紧张不安、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多起病于青少年,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能意识到这种紧张和恐惧是不合理的,但仍会想方设法地回避社交,严重者会导致自我社会隔离。
那么,生活中我们要如何才能预防社交恐惧症呢?
首先,尽快提高自我认识和自尊强化。针对自己的问题,罗列出“我是谁”“我要什么”“我怎么做”的自我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完整的自我认识,通过镜子对话、催眠朗诵等,不断重复自我认识,逐渐强化自尊。
其次,进一步增加资源与信息储备。提前为每一次的社交场合做好充足的准备、方案,了解更多可能会涉及的信息,并预先进行必要的演练,从而减少应变的焦虑。
最后,加强自己的专业语言训练。通过各种方式,训练自己的发音、语言组织能力,优化与人交流的基础。
面对社交恐惧症,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情绪合理化:予以解释、分析等技术帮助矫正扭曲的认知,实事求是地对恐惧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消除各种恐怖经历留下的因素,从而改善或消除其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2、理解与支持:鼓励表达,耐心倾听,了解他们的体验与感受,对他们的痛苦给予高度的理解和尊重。
3、系统脱敏:协助制定脱敏方案,指导进行肌肉放松训练,进行想象脱敏训练,再由最低级开始至最高级进行现实训练,每次以不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为止。
4、就像小张一样,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丽
责任编辑:高元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325/6929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