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法治政法要闻 疫情二三语

疫情二三语

朱可萱

恍然间,我们已与疫情共存了三年之久。

记忆还停留在2019年的那个冬日。一场疫情,让我们对青春、健康、自由和生命有了新的定义。在与疫情共存的这些日子里,每个人似乎都沉淀了下来。

微信图片_20220401170934

犹记得,2019年末,疫情爆发,我们从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应对有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从不轻视敌人,也不夸大对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人拉起一道道抗疫的城墙,将疫情牢牢地控制在其中。然而,敌人是狡猾的,随着它不断的变异,在2022年的初春,它又来势汹汹地开始了反扑。

微信图片_20220401170939

本该是莺飞草长三月天,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倒春寒,让这个春天平添了几分入骨的寒意。

 电影《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经过变异的疫情卷土重来,每个国人都在思考:我们该怎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历时三年的疫情防控中,我看到: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才是对疫情最好的防护。

微信图片_20220401170945

在每次疫情突起的时候,是我们的党和政府靠前指挥,以民为先,精准施策;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奔赴第一线,核酸采样、救治感染人员;是我们的基层工作者站好第一道岗,体温检测、信息登记;是我们的志愿者们贴心服务,采购物品、安抚人心。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在寒风中、雪夜里坚守的身影,他们用勇敢和坚毅守护着我们的城市,有效阻止疫情的蔓延和外溢。

微信图片_20220401170949

我们为什么能在疫情下安然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这群不惧风雨、坚守职责的防疫人员,他们在我们安然生活的时候,给我们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将疫情隔离在外。我们别无所报,所能做到的不过是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这既是对工作人员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防护。

最近,一组叫#那些被疫情偷走的时光#在微博话题榜居高不下,看完后很感慨:青春有几年,疫情占三年。人生有几年,疫情占三年。漫长的抗疫,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胜疫情,不仅是每个人的企盼,也是我们这代人必须肩负的使命。每个人,在时代里都是一粒沙,但当我们脚踏大地,却要坚守自己的职责。

身处法院,在很多人心中,仿佛疫情对我们影响很小,其实不然,我们虽然没有在抗疫的第一线,但法院人,也用自己独有的方式,默默坚守在抗疫的阵线上,从不退缩。

2019年,疫情席卷全国,西平法院61名党员干警主动请战,带头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们驻守在5个贫困村、6个社区和街道,全力协助防控执勤、严格出入登记、宣传疫情防控、摸排重点人员等工作的开展。

此后三年,西平法院党员干警始终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坚守岗位,到群众需要的地方。为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疫情期间,西平法院延伸线上庭审服务,充分利用“云法庭”、河南移动微法院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民商事案件大力推行网上开庭审判、调解;执行措施转移到线上,一是积极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移动平台,连线被执行人,督促履行义务;二是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开展查控工作,确保办结效率不降低。这种“不见面”工作方式,既解决了纠纷,又减少了人员聚集,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我们能做的,便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拥抱明天,愿疫情退散之后,我们能够在时间的洪流中收获一个更丰盛的自己。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春天能够如约而至。不仅能够驱散人们心头的阴霾,还有萦绕不去的疫情。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401/6944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