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针刺法知多少

针刺法知多少

针刺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不同形状、型号的针,采用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可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功能,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以防治疾病。

一、 注意事项

1、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 年老体弱者慎用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以及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不宜针刺;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二、针刺常见的异常情况

1、晕针

(1)现象: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呕、精神萎倦、脉象沉细,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2)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劳、过饥、大汗、大泻后;或体位不适、医者手法过重。

(3)处理:立即停针,并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温。轻者静卧片刻,饮温水可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并温灸百会、气海、关元,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4)预防:初次受针者,当尽量消除其紧张情绪;尽量取卧位及选择舒适持久体位;取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过饥、过劳患者暂不宜针刺;医者边治疗边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应及早处理。

2.血肿

(1)现象:出针后局部出血、青紫或肿胀疼痛。

(2)原因:针刺时损伤小血管。

(3)处理: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待其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肿痛甚者,可先行冷敷止血,再行热敷揉按。

(4)预防:剔除带钩针具;熟悉解剖部位尽量避开血管;针刺手法轻巧,注意眼区穴位的操作技巧。

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莹莹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2/0420/697345.shtml